年闲韵-齐鲁文化休闲符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闲韵-齐鲁文化休闲符号

年闲韵:齐鲁文化休闲符号   春节一定要有一些外在的、独特的标志性符号:春联、鞭炮、窗花、灯笼、年画等等,否则春节就寡淡无味。而在工业化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正在将这些符号慢慢忘记…… 杨家埠年画:没有年画过不去年 “快递,我是杨家埠和兴永画店,这里的包裹。”潍坊和兴永年画店传人杨乃东的儿子查看完网店,马上打电话发货。 按往年惯例,在杨家埠,到腊月二十三辞灶,艺人都早已撤下案子盘点准备过年。但现在,杨家埠艺人随年画使用范围扩大而与时俱进,只要有订单,就不停印。 “要是赶活儿的话,能印到腊月二十六七。但工人也得回家过年,到腊月二十三,我们就收活儿。”在年画大师杨洛书的作坊里,十个工人在印年画,两个工人在装帧装订,忙得不可开交。 “印完年画才过年,这是杨家埠艺人的共识;贴上年画就过年,我不能让买年画的人买不到年画。”据杨洛书介绍,在同顺德画店,他每年印的年画达到20多万张。只有全年开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几年前,冯骥才曾来到潍坊杨家埠,他问一个农民,你们为啥要画年画啊?那农民摸着自己的脑袋也不知回答啥好,于是就说:“没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 “杨家埠的男女老少,全都人勤手巧。既精于种庄稼种菜,又善于印画扎风筝。老时候这样,今儿还是这样。他们农忙时下地,潍坊出名的萝卜就是他们种出来的;农闲时人却不闲――比方现在――他们全都在家里忙着画画呢!杨家埠人最爱说的话是:俺村一千号人,五百人印年画,五百人扎风筝。意思是说他们全是艺术家。说话时咧着笑嘴,龇着白牙,很是自豪。”冯骥才这样写道。 “杨家埠的年画很有个性。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得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地看着你。再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儿。你再抬眼看一看印画的姑娘,一准得笑。原来画在画儿上边的全是他们自己。” 杨家埠历代以农业为主,以年画、风筝业为副。杨家埠年画、风筝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集中在冬季农闲时刻,构成了杨家埠村的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村里流行着“刻板坐案子,捎带糊扇子,年底挣个金蛋子”的说法。杨家埠的年节生活与年画密不可分,人们不仅要贴年画,还要制作、销售年画。现在的杨家埠,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大大小小的画店达到几十家,300余户几乎都印年画,所印年画达到七八十种,每家画店都能印上十几万张。 剪纸:让时间凝聚下来 剪纸一般用于各种节日,重点集中于过年,形式有窗花、过门笺、类笼花、对联种种。 山东民间流行最广、品种最多的是过年时的窗花。旧时棂子窗的窗花一般由“窗角花”、“窗心”和散在空隙间的“小花”组成。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题材有花鸟鱼虫、小动物、戏曲故事、传说故事、吉祥语组画等。莱州地方春节有做剪纸对联的。 “过门笺”,又称“门笺”、“罗门钱”、“纸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流行,以鲁西南一带最有特色。沂水、蒙阴、沂南诸县流行的是五色纸门笺,一套五张,按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排列,五张纹样相同,一次凿刻制成。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流行的门笺俗称“挖补门笺”或“换堂子”。制作时,用五色纸刻出堂子花,然后拆开重新组合,背面用窄纸条连接,张挂起来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莱州的“墙围子花”(又称“炕围子花”)是将窗花变化移植于炕面墙上的一种形式。“灯笼花”,又称“福字灯花”,剪出贴在方灯上,过年时挂在照壁上。剪纸对联纤巧多变。中间剪字,四围配合花卉图案,字与画浑成一体,多用于节日祭祖的壁龛两侧。 而其他节日的剪纸多用于辟邪,用黄表纸而不用大红纸。长岛县大饮岛、北隍城、南隍城等地渔村,端午节用黄表纸剪牛,街门、房门各贴一对,剪成的黄牛用毛笔画角、画毛,且在牛身上书写歌谣:“我是天上老黄牛,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单吃人间百病鬼牛头。”按旧俗第一天贴牛,第二天再以虎易牛,同时在院内、屋内遍贴“宝剑”、“剪刀铰蝎子”、“宝葫芦收五毒”等。 手写春联:笔墨里的年味 “春节在鲁南一带的农村方言叫“过年”,称春联为“对子”,“过年”写“对子”贴“对子”,是儿时农村春节的专利,这些在于绍迎的记忆里已成定格,“写对子时的场景,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想就激动不已,欢乐无比。”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进入腊月,村民们便开始张罗买“对纸”,找人写“对子”。 那时的农村“对子”全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看上去容易,可一个村能胜任写“对子”的人并不多,别说当时高中水平的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高才生,都写不了,用过毛笔的“老秀才”自然成了村民的最佳人选,年复一年,为村民写“对子”的也就重复着几个人。 写一幅“对子”需要多道工序,“对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