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探究老舍幽默语言构成艺术.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老舍幽默语言构成艺术

探究老舍幽默语言构成艺术   摘 要:老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级人物,他娴熟地运用幽默笔法来进行小说创作,提升了小说的艺术纯度,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本文侧重从《四世同堂》这本书为例来探究老舍小说语言幽默的达成方式,以及进一步解析幽默在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幽默是刀,是剑的话,老舍先生的幽默则是香茗,因此,深入探究老舍先生独有的幽默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这位“人民艺术家”留下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语言;幽默;悲剧 老舍先生不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在他四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诸如《二马》、《赵子曰》、《茶馆》、《四世同堂》等多达85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他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征服了几代读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其中,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幽默艺术。老舍先生无愧于幽默大师的美誉。他将幽默笔法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幽默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成就了老舍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幽默是刀,是剑的话,老舍先生的幽默则是香茗,因此,深入探讨老舍小说幽默的审美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这位“人民艺术家”留下的珍贵遗产。 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大多出自生活中的矛盾,有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却不脱“原生态”的幽默,这样的人和事让读者有种亲近感,觉得如在左右,同邻家讲笑话一样自然。这归功于老舍的幽默语言不做作、不虚张声势。因此,他笔下的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或是功盖天下的英雄,而是为生存如蚁般奔波忙碌的平头百姓。在他的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呼之欲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剃头匠、洋车夫、说相声的、演鼓书的、开茶馆的、打拳舞棒的、三姑六婆、八旗子弟、娼妓窑姐、丘八巡警等市民阶级的各类人物活灵活现。所以,老舍把20世纪文学领域内的庶民文学推到了高峰,同时,也为后来的带有京味的幽默文学创作提供了艺术典范。他的胸中似乎藏有一部幽默语言的活辞典,词汇之丰富,运用之得心应手,令人似观鸟翔鱼跃。 下面,就让我来浅论一下老舍先生的幽默语言构成艺术。 一、老舍幽默语言构成艺术的特点 (一)外貌描写的精心设喻 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能带来幽默的效果。比喻也有新奇与陈旧、巧妙与平庸之分,只有追求新奇与巧妙,才能造成幽默。但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比喻往往能取得幽默效果,因为他能出奇制胜。平常的事物,一经他的妙笔“点石成金”,便谐从中来,意趣横生。他善于从表面看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中觅出内在相似点,然后以此喻彼,相映成趣。 如他对大赤包的描写:“冠太太是个大个子,已经快五十岁了还专爱穿大红衣服,所以外号叫作大赤包儿。赤包儿是一种小瓜,红了以后,北平的儿童拿着它玩。这个外号起得相当的恰当,因为赤包儿经儿童揉弄以后,皮儿便皱起来,露出里面的黑种子。冠太太的脸上也有不少的皱纹,而且鼻子上有许多雀斑,尽管她还擦粉抹红,也掩饰不了脸上的折子与黑点。她比她的丈夫的气派更大,一举一动都颇象西太后。她比冠先生更喜欢,也更会,交际;能一气打两整天整夜的麻雀牌,而还保持着西太后的尊傲气度。”\+①用遭揉弄后的赤包瓜来描绘冠太太多皱、多斑的脸,活脱脱刻画出一个粗俗、丑陋不堪的恶妇形象。 还有对祁家老二瑞丰太太的描写:“瑞丰太太,往好里说,是长得很富泰;往坏里说呢,干脆是一块肉。身量本就不高,又没有脖子,猛一看,她很象一个啤酒桶。脸上呢,本就长得蠢,又尽量的往上涂抹颜色,头发烫得象鸡窝,便更显得蠢而可怕。瑞丰干枯,太太丰满,所以瑞全急了的时候就管他们叫“刚柔相济”。她不只是那么一块肉,而且是一块极自私的肉。她的脑子或者是一块肥油,她的心至好也不过是一块象蹄?一类的东西。”\+②啤酒桶样的身材,鸡窝式的头发,蹄?似的心,好像让人亲眼看到一个自私、粗俗、无聊的妇人形象。 对紫阳先生等人的描写均如此,举不胜举。这种种奇特的比喻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使得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更加形象、生动、鲜明,于是幽默感顿增。 (二)人物动作的夸张错位 “大赤包一手抓起刺绣的手提包,一手抓起小檀香骨的折扇,象战士冲锋似的走出去。”\+③“向战士冲锋似的走出去”写出了大赤包的急切,生动、形象又不失幽默。 “正在瑞丰这么迟疑不决的当儿,蓝先生的头又从那张永远没有拆洗过的被子里钻了出来。为赶走困倦,他那一向会扯动的鼻眼象都长了腿儿似的,在满脸上乱跑,看着很可笑,又很可怕。鼻眼扯动了一大阵,他忽然的下了床。”\+④在满脸上乱跑!多形象! “今天,看到学生都一声不出,他以为是大家全怕他呢。腋下夹着那几本点名册子,向左歪着脸,好教向上吊着的那只眼能对准了大家,……蓝先生的眼角糊着一滩黄的膏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