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文献检索论文--细说药膳
细说药膳
摘要 中医主张“药食同源”,这是药膳来源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药膳文化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药膳 起源 发展 现状 前景
前言
药膳是中国古代文明之一,是中国的国粹,五千年的传承,将“药”与“膳”结合起来,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事绝无仅有的,所以研究药膳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前景就非常必要,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药膳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
1 药膳的概念
药膳(Health-Protection Food)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1],而是在中医“辨证论治,辨体施食”的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和食物合理组成的饮食、既有食物的美味,又有药物的功效。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它是防病保健、辅助治疗必不可少的佳品。常用药膳包括保健药膳、疗效药膳、宴席药膳、四季药膳4类。[2]
2 药膳与食疗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把食疗、药膳相提并论。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食疗”属于普通食品,不加药物,而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制作方法相同。“药膳”是在传统“食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二者只因原料有区别,就决定了本质的不同。[3]
3 药膳的起源和发展
3.1药膳的起源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而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的传统医学才说“药食同源”。现代考古学家已发现不少原始时代的药性食物。现代民族学也发现一些处在原始时代的民族会制作具有药物作用的食品。这些都证明药膳确实可以说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时代。当然,这种原始的药膳雏形,还不能说是真正的药膳,那时的人们还不是自觉地利用食物的药性。真正的药膳只能出现在人类已经有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积累了丰富的烹饪经验之后的文明时代。
3.2药膳的发展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一直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早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与“膳”字。
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发酵的谷物、水果中酿酒,通过喝酒,知道了酒的习性,总结了“酒善走窜”、“通血脉”,人们还发现在酒中加药浸泡,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有《汤液经》一书,记录了用食物和药物调和烹饪方法,可以制药和疗疾。[4]
而“药膳”这个词则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周礼?天官》中记载了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等,这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黄帝内经》中载:“人以五谷为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黄帝内经》中共有13首方剂,其中有8首属于药食并用的方剂。
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大枣、生姜、葱白、核桃、蜂蜜、龙眼等,都是具有药性的食物,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料。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都有食疗药膳的内容,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为我国药膳食疗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北魏崔洁的《食经》、梁代刘休的《食方》等著述对中国药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篇,至此食疗已开始成为专门学科。孙思邈还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疫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孙思邈的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成了《食疗本草》。这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著,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
宋元时期为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专设“食治门”,可以治疗28种病症,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剂形出现。元朝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为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首次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了正常人应加强饮食、营养的摄取,用以预防疾病,并详细记载了饮食卫生、服用药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现,颇有见解。
明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专门列有饮食禁忌、服药与饮食的禁忌等。著名的贾铭的《饮食须知》、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至今在临床及生活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5]
4 药膳的发展现状
中国药膳起远古至现今,源远流长;自宫廷到民间,广为传播。据有的学者统计,自汉初到明末,有关药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而今有关食疗药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纷呈,应用空前广泛,以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药膳餐馆。在人们的生活中,药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在国外也享有盛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