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

1、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的含义: (1)“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仁者爱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影响:儒家后来发展突出仁的等级差别思想,墨子曾以‘亲亲有术,尊贤有等。’概括儒家 仁爱思想,应该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宗法等级制度决定了儒家仁爱观的等差性。 2.中庸的含义? 答:此为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作为方法指‘用中’把无过不及用在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思想。 1、含义: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 2、中庸是巩固“道“的最好方法 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允执其中” 处理事物时,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否则不能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据此,交朋友时极力找善于掌握中庸思想的人,指导弟子时总是引导他们走中庸的道路。 3、中庸的表现形式: 全面性,灵活性:一方面,中庸的灵活方法必须完全以周礼作为指导的原则;另一方面,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 4.用孔子的方法论意义,一是“执两”,二是“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5.评价: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辩证智慧的一种形式。它主张协调矛盾双方,反对激化矛盾双方,启迪着人们用一种比较平稳温和的方式解决矛盾问题。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正名(简述孔子的正名思想) 1、正名的社会历史背景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正名思想的提出正是要制止“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2、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孔子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3、目的: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就应该享受的权利:对鲁昭公评价的“知礼” 对于臣,就应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对季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道,本意指大路,坦途,后引申为规范,法度。 1、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 把“道”第一次作为哲学最高范畴首次提出,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道是万物的根本。 2、“道”具有两重涵义: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和世界万物的总规律。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整个宇宙都是从“道”中生化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作为世界万物总规律的“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是以“道”作为准则的。在老子看来,“道”所依据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道的认识 1、道是恍惚幽深的。道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无声,无形,无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 2、道与具体的事物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即是无。“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从“道”产生出来,道无体无形无体。“有名,天地之母” 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可以用名称表示。 三、评价:老子把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本。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 5.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1、怎么样无为而治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统治,少一点作为,并且对人民听其自然,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好处。                    2、为什么要无为而治 欲望过多、法令繁多、知识追求、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