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 芦叶船.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芦叶船

第一部分(1~2):作者回忆自己的家乡. 第二部分(3~4):作者回忆了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 第三部分(5~8):作者和表兄到长江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和希望. “像蜘蛛网一样。”,第一个比喻用“蜘蛛网”形容“河道”,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江南水乡的河道多,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 “像船上的桅杆。”、“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这两个比喻用“桅杆”形容“芦苇”,用“绿色的风帆”形容“芦叶”,这些都与芦叶船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芦叶那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从中也体会到了浓浓的春意,一副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表哥的语言:“不信就试试!” 表哥的动作:“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 “我”看着越漂越远的芦叶船又惊又喜,两个“是不是”把小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放芦叶船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芦叶船漂向了远方,到底漂去了哪里江边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向往,这两个句子仿佛使我们听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者对芦叶船的喜爱,渗透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中心:作着回忆了童年玩芦叶船的情景,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画面和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无穷快乐。赞扬了水乡孩子的智慧和创造力。 * 芦 苇 芦叶船是怎么做的呢? 芦 叶 船 真 好 玩 !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横线 竖线 蜘蛛 窄小 喇叭 航行 浩浩荡荡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线 竖线 蜘蛛 窄小 喇叭 航行 浩浩荡荡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bā háng hào dàng 蜘蛛 窄叶 喇叭 远航 风帆 保险 手艺 晴朗 浩浩荡荡 蜘 蛛 窄 浩 荡 横 竖 喇 叭 航 蜘蛛 窄叶 喇叭 远航 浩浩荡荡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 芦叶船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么好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蛛蛛网一样。 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么好处?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么好处? 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于是,桅杆上升起了风帆。 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一放,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想一想,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他说:“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我不信。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不信就试试!”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   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在这些细节描写中,一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