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人生须臾与宇宙永恒——咏月诗文串讲
* 宇宙永恒与人生须臾—咏月诗文串讲 黑黢黢的夜空上,月亮是最大的发光体,它是宇宙的一个杰作,它的明亮唤起古人的不同感觉:或宁静、或美丽、或清明、或凄凉……月亮自古以来就被文人们当作了有情感生命的物体,古往今来,文人学士以他们的才情,咏月、赞月、步月、望月,为我们写下了无数佳篇华章,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情感中。 下面先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玄宗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癫素狂”。盛唐三绝:裴舞李诗张草书。“观人拟其伦”,从中可以看出张若虚的人品气度。张若虚的诗作多散佚,《全唐诗》仅存两首,但仅此一首就足可以名垂千古。王闿运说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可作为“全唐诗压卷之作”。 诗作沿用南朝陈和隋的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陈后主和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采取最艳丽的曲调,名之为《春江花月夜》。陈后主的《春江花月夜》已失传。摹仿陈后主作的有隋炀帝的两首,隋诸葛颖一首,现在各引一首于下: 隋炀帝: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诸葛颖:花帆渡柳浦,结缆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覆船楼。 张若虚的诗作,显然吸纳了前人咏月诗的成果,但与以前的《春江花月夜》的诗不同,境界阔大恢宏。以前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短篇小诗,虽然也写出春江月下的景色,但小巧玲珑。 张若虚境界是春江连海,随波万里,流霜不觉,白沙不见,江天一色,滟滟波光,空间无限。这样的大手笔,是以前所没有的。 先齐声朗读一遍。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从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化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写春潮。春临大地,江河上游冰雪消融,潮水陡涨,月共潮生,一个“共”字,将“月”与“潮”的微妙关系点明。春潮是春之使者,它带着无限生机,向人们宣告:“春来了,春来了!”她是踏着水月之光来的;她轻盈地一下千万里,又洒脱地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广阔大地上的每一条江河。诗人正是在春潮与月亮亲密和谐的氛围中,萌动了“吾生将与春同住”的祈求和畅想。这跟陶渊明的超然世外、平淡冲和的“田园梦”不尽相同。陶渊明唱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张若虚是“归去来兮,田园如画胡不归!”人类生来就有寻求精神家园的祈求与冲动。不管是有意的、无意的、成熟的、稚嫩的, 人类总是在不停息地寻求着内心的归宿,他的生命的根,发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天问”。德国18世纪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得好:“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精神家园。” 人类要在世俗社会里营造自己精神的“香巢”。没有这个“窝”,生命之光就要暗淡下去。“香巢”在哪里?历代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是诗人就有了第二层次的寻求精神家园的哲理沉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大笔写意地在无际的苍穹上留下了一轮孤月。他略去了“一切的一,一的一切”,用心灵去拥抱“宇宙之珠”,他留下了两个问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先秦时代的诗人已经感觉到了月亮的美丽,但他更注意月下美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也看到了月亮之美,但他更在意月下想望美人。而张若虚这首诗的闪光之处是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月亮来说,它曾经照过无数的人,但这些人没有求索月亮所负载的时空永恒的哲理意义,月亮要照的是能够认识这种哲理意义的人,它在寻找知音。这个“初照人”就是张若虚自己。 但既然诗人已经“初见月”了,江月也“初照人”了,那末为什么还要说“不知江月待何人”呢?原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前一句,包含着后浪推前浪、人生代代传的发展观念;后一句,闪烁着世界永恒、物质不灭的哲理光辉。人生无穷,江月也无穷。我所描绘的江月的美,所思索的哲理意义,没有结束,还待后人去开拓。所谓“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司马光《瞑目》)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寻求精神家园的大美之歌。面对这样的宏大主题,诗人也不免茫然四顾,“目眇眇兮愁予”,于是,“春江月夜”飘来了一片“白云”。由此,《春江花月夜》展开了第三层次对游子、思妇之情的描述与咏叹。这一层次分了几个小段落,意思比较繁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