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生理学(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生理学(附答案)

第二篇 生理学 细胞的基本功能 【要点及要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代谢能。转运的物质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H3等。 易化扩散★★ 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称为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借助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转运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 (2)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through ion channel)借助离子通道。根据门控机制不同,通道可分为3 类:①电压门控通道,如可兴奋细胞上的Na+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如终板膜上的Na+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 如听毛细胞上纤毛的摆动所产生的力可引起离子通道开放。 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是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如钠-钾泵(简称钠泵),通过消耗代谢能ATP逆浓差泵出3个Na+,同时摄入2个K+,保证细胞外高Na+、细胞内K+,从而建立Na+、K+的势能储备。一般细胞将代谢所获得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的转运。此外还有钙泵、H+-K+泵等。 (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指直接消耗某一物质的浓度势能、间接消耗ATP逆浓度转运某物质。例如葡萄糖进入肾小管和肠粘膜上皮细胞。 出胞与入胞★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exocytosis).;反之称为入胞(endocytosis)。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分别-90 mV、-70 mV。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polarization);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时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反之,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或负电荷增加)的方向发展称为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其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1)K+平衡电位 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静息时膜上的K+通道开放,K+顺浓差外流,造成膜内正外负的状态。随着K+的进一步外流,K+的浓差减小,由外流的K+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所构成的阻力则增大。当促使K+外流的动力与阻碍K+外流的阻力相等,即K+的电化学势能为零时,膜内外不再有K+的净移动,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是K+平衡电位。 (2)内漏性Na+内流 (3)H+-K+泵的生电作用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AP) ★★★★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电位波动。 动作电位的波形★ 以骨骼肌细胞为例。动作电位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上升支指膜内电位从静息电位的-90 mV到+30 mV,其中从-90 mV上升到0 mV,属于典型的去极化;从0 mV到+30 mV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则称为超射(overshoot)。下降支指膜内电位从+30 mV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repolarization)。在复极的过程中膜电位可大于静息电位,出现超极化。这样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为: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恢复。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上升支的形成: 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或阈值(threshold),该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或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分别称为阈上刺激或阈下刺激,当细胞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膜上的Na+通道被激活,由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高于膜内,Na+ 内流时膜内正电荷增加。当膜电位变到某一数值时能引起Na+ 的再生性内流,这种能使Na+ 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threshold membrane potential)。随着Na+ 的大量内流,膜迅速去极化。由于膜外Na+ 较高的浓度势能,Na+ 在膜内负电位减少到零时仍可继续内流,直到内流Na+ 形成的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