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3 制取氧气(2课时)
课题3 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固体;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观察、填空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 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色固体粉末; 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 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7、讨论注意事项: 1、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2、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 ? 3、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微向下倾斜? 4、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6、为什么加热试管时,首先要对试管进行预热? 7、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请对比以上三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7.实验室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至气体不再产生,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 。 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 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 。这两个反应的 固体剩余物中都有 ,但它在两个反应 中的作用不一样,在氯酸钾分解中是 ,在高锰酸钾分解中它是? ??? 。 * 无 黑 白 暗紫 注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 试 管 铁架台 酒精灯 导 管 集气瓶 水槽 3、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仪器名称: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A B C D E F 4、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离(利)息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用药匙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 ③将盛有药品的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外焰加热试管(要预热) ⑤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 ⑥先从水中移出导管 ⑦再熄灭酒精灯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C D 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①④⑥⑤ 安装正确性: 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检查有无灯芯和酒精 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 导管口只能伸在集气瓶口附近 导管只需露出胶塞少许 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试管口堵一团棉花 导管伸入 试管底 5、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1)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2)验满方法: 6、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答:不利于试管内气体的导出。 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是为了使试管均匀受热。 答: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当气泡连续而 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是正还是倒放? 为什么? 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2、实验原理 3、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5、收集方法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