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

目 录 第一章 县域基本情况…………………………………………1 第二章 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4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6 第四章 城镇化水平预测………………………………………9 第五章 县域城镇发展模式选择………………………………16 第六章 县域城镇体系的框架结构……………………………18 第七章 重点城镇规划…………………………………………23 第八章 综合交通规划…………………………………………24 第九章 县域主要基础设施规划………………………………26 第十章 社会化服务设施规划…………………………………33 第十一章 旅游规划……………………………………………42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要求…………………………47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规划………………………………………54 第十四章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56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59 第一章 县域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新邵县位于湖南中南部,资江中上游,介于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东北靠涟源市,东南临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其地理位置在东径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西长约68.6公里,南北宽约43.6公里,幅员176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5%。境内东有207国道,南有320国道,西有217省道,北有湘黔铁路,中有资江航道,往来十分便利,洛湛铁路、潭邵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拟建的太澳高速公路也将穿越境内,建成以后,交通将更加便捷。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故素有“六山半水二份田,份半道路加庄园”之称。地势中部高,南北低。东北和西北多为山地,东南与西南为丘陵地带。   2.气候气象   新邵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裕,年日照时间为1200~1500小时;雨水充沛,年降雨量为1300~1400毫米;无霜期长,年平均276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7.0℃,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为-10.7℃。旱、涝、三寒、大风、冰雹、冰冻等灾害性天气活动较为频繁。   3.河流水系   新邵县境涵大山河流69条,分属资水与湘江,总流域面积1790.1平方千米。其中,资水水系63条,流域面积1618.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0.4%。资水为境内最大河流。湘江水系6条,流域面积171.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6%。 三、资源条件   新邵县境内拥有多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蕴藏有大量的金、锑、铅、锌、银等金属矿产,故是全省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重点产金县。新邵地处雪峰山前山丘植被片,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此外,境内拥有20多处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名闻遐迩的“白云岩”;屹立资江河畔与邵阳“双清亭”遥相媲美的“赛双清”;湘中极望、省级森林公园龙山森林公园;“岳平云顶”、“白云樵隐”、“石门献翠”等宝庆十二景。此外,县境内还保存了大名禅院、文仙观等12处知名历史文物。 四、行政区划   新邵县隶属于邵阳市,下辖15个乡镇,其中有酿溪镇、严塘镇、寸石镇、坪上镇、雀塘镇、新田铺镇、巨口铺镇、龙溪铺镇、潭溪镇、小塘镇等11个建制镇,迎光乡、潭府乡、太芝庙乡、大新乡等4个乡。辖21个居民委员会,680个村民委员会,6815个村民小组。 五、社会经济概况   1.人口概况   2001年末全县总户数207300户,总人口为723503人,其中城镇人口14.6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0.3%,农业人口57.66人,占全县人口的79.7%。境内有19个民族,汉族占99.8%,少数民族占0.2%。   2.经济概况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092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00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71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7518万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7.8%、25.2%、37%。 六、历史沿革   新邵县境春秋战国时属楚国;三国初属蜀、后属吴;唐贞观十年,县境大部属邵阳县;元、明、清、县境分属邵阳县和新化县。   1949年10月13日,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随之,县境分属邵阳县和新化县的区人民政府。1951年11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1952年4月1日,撤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成立新邵县人民政府,属邵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县治设酿溪。1977年10月,划属涟源地区(1980年12月改名娄底地区)。1983年改属邵阳市,至今未变。 第二章 规划依据和指导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