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大专升本 计算机基础二第1课笔记
学习目标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拿到课程学分通过国家统考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应用技巧内容安排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win 7】Word文字编辑【2010】Excel电子表格【2010】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的应用【ie 9.0】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统考考试形式、试卷结构机考:90分钟软件版本:Windows7、office2010试卷结构:单选题:40题共40分计算机基础知识:15分;window:5分;word:2分;Excel:2分;PowerPoint:2分;网络基础:4分;Internet应用:2分;计算机安全:4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4分操作题:60分Windows:1题8分;word:2题共16分;Excel:1题6分;PowerPoint:1题6分;IE浏览器:2题12分;Outlook:1题6分;多媒体技术:1题6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穿插内容:“电脑最忌的18个动作”1.1考试内容与要求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速度快、精度高、有逻辑判断、记忆能力等】;信息的基本概念。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考试内容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功能,数据存储的概念。1.1.3 信息编码 1.考试内容诗句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1.1.4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考试内容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ENIAC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5000次/秒。5000次加法/秒;体重28吨;占地170㎡;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功率150kw。ENIAC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迹。当ENIAC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迹用20s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快。1949:EDSDC(英国剑桥大学)1951:EDVAC(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灵(Turing)与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思想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是从著名数学家哈代,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二战后返回剑桥,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1954年6月7日在曼彻斯特去世。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专门设计了“图灵奖”。姚期智,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75年至1986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普林顿大学等著名学府担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2017年2月,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冯·诺依曼,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ENIAC和EDVAC)、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诸多领域内有杰出建树的最伟大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成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1933年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高级研究院聘有6名教授,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而年仅30岁的冯·诺依曼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冯·诺依曼重要思想:存储程序、二进制冯·诺依曼机的特征: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程序。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主要标志是:·确立了模拟量可变换成数字量进行计算,开创了数字化技术的新时代;·形成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首次使用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ray tube)作为计算机的字符显示器。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主要标志:·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高级语言已投入使用;·开始有了通用机和专用机之分;·开始使用鼠标器作为输入设备。第三代(1965-1970):小规模集成电路SSIC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C主要标志:·运算速度已达到100万次/s以上。·操作系统更完善,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出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序列机的推出,较好地解决了“硬件不断更新,而软件相对稳定”的矛盾。·机器可根据其性能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1971年Intel公司使用LSI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