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丰收锣鼓》教学设计总结反思.doc

湖南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丰收锣鼓》教学设计总结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丰收锣鼓》教学设计总结反思

(一)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汲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有具时代特点。 乐曲由多律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下面我根据课标中提出的 态度与情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音乐知识与技能三个目标维度有机结合,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1、初步认识民族乐器中的几种打击乐器,并感知其音色。 2、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感受其情绪。 3、让学生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进行创编音响,使其加深对打击乐器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管弦乐器《丰收锣鼓》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使用自制打出乐器创编音响。 (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 教具准备: 1、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钹、碰铃、木鱼。 2、多媒体:介绍云锣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3、多媒体课件: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矿泉水塑料瓶装半杯沙子(易拉罐也可以)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目标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确定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激“情“为中心,贯穿整个音乐教学全过程。做到: 1、整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从音乐中去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喜悦。 2、运用多媒体电化手段教学弥补实物教具的不足,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打破在欣赏课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创作与演奏,使其成为音乐形象的直接塑造者。 5、课堂结构以打击乐器的认识、感受、使用为主线,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我设计了本课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介绍六种民族打击乐器:介绍云锣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云锣,也名“九音锣”。以铜制小锣若干面大小配套。旧时常用十面,现有用到三十几面的。) 2、学生敲打感受一下。 3、欣赏《丰收锣鼓》(25分钟) A、欣赏乐曲引子 高亢有力、气势宏伟,把人们带入喜庆丰收的欢腾热烈场面。 B、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热烈欢快、节奏紧促,描写了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但旋律回旋起伏,显得流畅抒情) C、欣赏第二部分 (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给人一呼百应的印象。接着,笛子与弹拨乐器交替演奏,表现了人们舒畅、欣喜的感情) D、欣赏三、四部分 清澈明朗的竹笛声以散板的节奏描绘出明媚秀丽的田园景色。云锣以柔美的音色使人联想无限。四部分是全区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乐曲的热烈沸腾的高潮中结束。 E、聆听全曲 F、再听《丰收锣鼓》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乐曲) 设计反思:成功之处有:1、以演奏六种民族打击乐器来引入教学,形象直观,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打击乐器的认识、感受、使用为主线,把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教学步步深入。一气呵成。这是本节课最有特色之处。3、在欣赏《丰收锣鼓》教学时,学生能充分畅谈自己的感受,思维特别活跃;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音响时,学生参与积极,想象丰富,创编的成果丰富多彩-------这些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处理不当、需要改进的地方有:1、演奏打击乐器引入时,不应只由老师来演奏,还可以让学生来演奏,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欣赏《丰收锣鼓》后的发言,应在小组讨论或邻座同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发言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只有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才会去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得以持续发展。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