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评中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2006年10月
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要素的解析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y in China
陈先勇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陈先勇(1974- ),男,湖北石首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研究。
摘 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数十年来中国实施的一系列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和非农业政策措施,在某些方面或总体上存在着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土地节约型和劳动力使用型技术的开发与扩散、非农业部门就业的迅速增长、行政性负担的减少和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及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一元化的关键。
Abstract: Changing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unifying the country’s economy is the core targe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China’s marked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originated by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ome policies. exploitation and pervasion of Soil-saving and labors-saving technology, rapid employment growth of non-agriculture departments, decrease of administration burden ,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of great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all key words to boos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o unify China’s economy structure.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政策 持续增长
Key words: dual-economic structure agriculture policy sustained growth
一、动态二元经济模型评析
从历史上的“重农学派”与“重商主义”之争,到近代的“惟工业化论”向“均衡论”的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与工业在经济总量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更多地强调农业生产和生产率的增长对总量增长的重要性,并日益关注研究如何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使之成为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结构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使其远离现代增长沦为边缘化的产业。如何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便成为发展理论与政策所研究的重点。
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把整个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的、人口过剩的生存部门,并指出,不应将资本主义生产等同于制造业,资本主义部门可能是工业,也可能是其他行业;生存部门也不仅仅是农村或农业部门,虽然传统的农业构成这一部门的主体。在刘易斯之后,费景汉和拉尼斯把二元结构归结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乔根森模型的分析框架与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相同;迈因特则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论”,认为二元现象首先是一种不发达组织框架的产物,存在4种类型的二元:产品市场的二元性、资本市场的二元性、劳动市场的二元性、政府行政和财政机构的二元性。对二元结构的各种表述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二元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仅仅是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我们认为,就中国而论,最能够集中体现各种二元现象,又准确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二元结构表述无疑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本文的分析即以此为框架。
以阿瑟·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为起点,由戴尔·乔根森和费景汉与古斯塔夫·拉尼斯发展而形成的二元经济理论(又称动态二元论),便成为试图探索两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增加的相互影响问题最著名的模型之一。根据动态二元经济模型的观点,有着大量农业人口的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经济上的共同点是两个部门共存:一个是相当大的,停滞的生存农业部门,在该部门中,制度确定工资率;一个是较小的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