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MPLS技术分析
GMPLS 技术分析和理解 ASON产生的技术背景 “ASON”概念的提出 ASON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ASON网络的结构 GMPLS对MPLS进行的扩展 交换类型的扩展 包交换 时分复用(TDM) 波长交换(lambda) 光纤交换 控制层面的扩展 信令协议的扩展:对RSVP-TE和CR-LDP的扩展; 路由协议的扩展:对OSPF-TE和IS-IS-TE的扩展; 增加了LMP协议 标准组织 光电如何融合? Peer 对等模型将光交换器与路由器作为界面之间的对等体。对于所有的数据及光网络装置来说,网络拓扑只有一个,这使得MPLS连接可以穿透数据网络及光网络的交换路径,并由IP路由协议统一控制数据以及光网络之间的沟通工作。 Overlay 重叠模型中数据网络和光网络保持着分立的网络拓扑,以便在网络运作时,保持分立的管理网域。在重叠模型中,路由器是连接到光域的客户机,它只与相邻的光节点打交道,实际的物理光路径由光网络来决定。 对等(Peer)模型 重叠(Overlay)模型 定义 路由器作为光域的客户,只与直连的光传输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物理上的光路仍由传输设备决定,不是路由器。 最初由ITU和OIF提倡,后来IEFT跟随并优化 优势 光电设备分离,与现实的网络模型是一致,适合部署。 光电设备不需要了解对方的路由、拓扑信息,没有信息交互,没有对原有网络设备升级的要求。 光传输设备不需要关注路由,只需定义清晰接口-UNI。 挑战 由传输设备选择的光路是局部最优的,不是端到端的最优 运维成本高 带宽利用率低 Peer vs Overlay Overlay是趋势 Peer模型是由IEFT所提倡的,但由于目前的网络大都是基于Overlay模型的,因此Peer模型离商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型。 Overlay模型是OIF和ITU等国际标准组织所提倡的网络模型。 Overlay模型中IP业务层和光层是完全独立的两层。这两个层面各自拥有独立的控制面,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公共的UNI协议来实现互联,而边缘客户层设备和核心网络层设备之间不交换网络内部信息(如光网络拓扑信息等),实施独立选路。 UNI是Overlay模型中重要的主要部分。 Overlay模型是当前光电融合的趋势 UNI介绍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应用在Overlay模型中,是OTN和路由器之间的服务控制接口,OTN通过UNI来实现按照用户的需求建立和删除等基本的服务。 两种UNI标准 OIF UNI—由OIF提出 GMPLS UNI—由IETF提出 OIF UNI OIF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光网络的互联互通,并进行ASON UNI和E-NNI的互通性测试和演示。 OIF在智能光网络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制定UNI和E-NNI接口技术规范,目前已经完成了UNI1.0 R2和E-NNI1.0(信令部分), OIF UNI1.0定义了一系列服务,如用来请求服务的信令协议、传送信令信息机制和辅助信令自动发现过程等。 目前,UNI1.0主要集中在SONET/SDH的连接服务上,将来的UNI版本可能会涉及更多。 UNI2.0正在测试过程中。 OIF UNI带来的问题 OIF UNI是基于RSVP-TE信令的,但为了实现用户网络接口的功能,OIF UNI合并了一组特定的OIF扩展(和GMPLS并不兼容)。 在OIF UNI下,为了确保IP/MPLS和传送网间的独立性,三个单独的RSVP会话必须存在:一个在客户端和邻接核心节点,另一个在入和出核心节点间,第三个在出核心节点和邻接客户端节点。 RSVP-TE会话端点不是与连接相关的端点,选择连接的端点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有严格的地址类型和空间分离,同样,当这些地址由网络所拥有时,地址空间分离的要求不仅不能满足,还增加了OIF UNI实现的复杂度。 随着发展,基于C/S的OIF UNI方法的局限性和额外的复杂性变得愈加明显,尤其是它受限的弹性和可扩展性使提高它性能更加困难。 实现OIF UNI的这些功能可以采用一个惟一的端到端的RSVP会话来获得,为此,IETF发展了GMPLS UNI。 GMPLS UNI OIF UNI vs. GMPLS UNI OIF UNI是局部的,GMPLS UNI是端到端的会话 GMPLS UNI更强的灵活性 在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时,它不需要任何专用的地址空间,提供了OIF UNI不能实现的灵活性。 GMPLS UNI可扩展性更好 除了潜在的网络会话外,在边缘LSR上为建立一个端到端的SONET/SDH连接,仅需要维护一个单独的端到端RSVP会话。由于在网络的边缘不需要附加的会话维护,因而通过保留端到端原则,GMPL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