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 述 C石orros油ion化Prote工ction腐inPetr蚀ochem与icalI防ndus护try
2 0 1 1 ,2 8 (6 ) · 1 ·
超临界 CO2输送管道的腐蚀研究进展
左 甜 ,刘小辉 ,蒋 秀。,周乐平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 青岛266071)
摘要:碳捕集与封存 (CarbonCaptureandStorage,简称 CCS)技术是极具潜力的一项减缓温室气
体排放的前沿技术,已受到国际科技和产业界的密切关注,其中CO 运输管道的内腐蚀问题可能成为
制约碳封存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关键 问题之一。强调 了CCS技术对于碳减排的重要性,研究碳钢在超
临界CO2运输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和机理以及 CO2输送过程 中的超临界CO2的性质显得十分重要。
阐述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中超临界 CO 输送管道的腐蚀与油气系统的CO 腐蚀的本质区别,
对输送过程中超临界CO: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腐蚀控制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碳捕集技术 超临界CO 腐蚀 影响因素 腐蚀控制
中图分类号:TE9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5X(2011)06—0001—03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越来越严重,人类 自身活动 储存地的中间枢纽,是碳封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
及工业排放的CO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 国际上对CO 运输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碳捕获及
原因。碳捕集与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 储存。CO 运输主要包括管道运输和灌装运输。
简称 CCS)技术是 目前极具潜力的一项减缓温室 为了避免两相流,将 CO 分离并压缩至超临界状
气体排放的前沿技术,已受到国际科技和产业界的 态(CO的超临界点:31cC,73.8×10Pa),然后利
密切关注,成为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CCS是 用管道运输至存储地通常是大规模输送 CO 最经
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排放 济、可行的方法 。随着国际上对碳减排任务的
的CO 收集起来并进行地质封存而与大气隔绝的 推进,CO 运输管道有增加趋势 J。目前对超临界
一 种技术。将捕集到的CO 注入油 田用于驱油 CO 管输的经济性及安全性做了大量研究,但管道
(简称CO.EOR)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此项技术 内腐蚀问题的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美国运输部
在美国应用已超过30a,采收率平均提高约 13%。 的统计数据显示:1986—2001年,CO 管道运输事
国际能源署 (IEA)指出:如果没有 CCS,实现2050 故中的20%是由于腐蚀引起的。CO 输送管道破
年减排 目标的成本将增加70%。清华大学的研究 裂可能导致大量 CO 泄露,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导
结果表明:为实现相同的减排量,CCS所需要增加 致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CO 运输管道的内腐蚀
的投资小于核电的1/2和风电的1/4,而且这个比 问题可能成为制约碳封存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关键
例还将随时间而降低。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为 之一,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碳钢在超临界CO,运
了实现全球的CO 减排 目标,CCS的贡献率将达 输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和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国
这也逐渐成为碳封存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内要想实现大幅度的碳减排,需要在 2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