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自杀心理
大学生自杀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罗 瑛 主要内容 自杀、有自杀倾向 自杀者的人格特征 目前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特点与分析 自杀危机的干预机制 一、自杀、有自杀倾向 首先,有必要先对有自杀倾向与自杀之间的关系作一下说明。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杀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往往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的心理表现。 日本学者长冈利贞认为,自杀过程通常要经历以下阶段: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 应该说,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和处于不同情境的人,其自杀过程可能有长有短,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 我国学者何兆雄等通过对许多自杀案例的研究发现,自杀行为的酝酿一般要经历厌世情绪、自杀意念、自杀意图、自杀行动这几个阶段,其中自杀意念被认为是构成自杀行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阎平等通过对35个大学生自杀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我国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关于自杀的一个假设,即自杀者在采取自杀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在心理上要经历三个阶段: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的形成阶段,内心矛盾冲突阶段,行为选择或平静阶段。 自杀倾向的形成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必经阶段或是自杀行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我们把尚未实施自杀而只是处于自杀心理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人称为有自杀倾向者。 二、自杀者的人格特征(6个维度) 1、境遇特征,表现为: (1)自杀是由无法忍受心理痛苦而引起的; (2)自杀是由于个体心理需求遇到挫折而引起的。 2、意动特征,表现为: (1)自杀通常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产生的; (2)自杀通常是为了中断意识而产生的。 3、情感特征,表现为: (1)自杀常见的情感特征是绝望无助; (2)对自杀的内在态度通常是矛盾的。 4、认知特征,表现为: 对自杀的认知态度通常是压缩的。 5、人际关系特征,表现为: (1)自杀的人际关系特征是想要与别人交流; (2)自杀的通常行动是寻找出路。 6、连续性特征,表现为: 自杀往往被当成终生的应付方式。 这就是说,自杀者群体通常存在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差,脆弱,退缩,抑郁,心胸狭窄,孤独等人格方面的特征。 三、目前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特点与分析 1、自杀率有上升趋势。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认为,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但近年呈上升趋势。殷希林、方明昭等学者对1989— 1995年北京、南京等地31所高校研究显示:被调查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在9—24/10万之间,远远高于同期所在城市的一般人群自杀率; 上海市高校2000年1至4月中旬,自杀人数已与99年全年自杀人数持平。可见,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趋势,乃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事实。 社会学家认为,自杀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转型的社会剧变的一种心理反应。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造成的社会——文化不稳定状态,升学就业竞争加大,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安全感;外来文化冲击,拜金主义盛行和某些社会消极现象,使得人们视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念发生动摇;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节奏快速化,加剧了部分大学生的适应困难。这些突变的社会环境与个体脆弱的心理素质交互作用,在某些负性心理应激源的催化下,可能会诱发某些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导致自杀率上升。 2、自杀原因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受个体的出身、经历、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多元化的分布,但仍有某些比较集中的趋势。 多数高校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是:失恋、学习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和就业压力增大、身体疾患、精神和心理障碍等。 大学生面临学习、交往、成才、恋爱、就业等一系列人生发展课题,面对人生的多种挑战,他们承受着其它年龄阶段无法比拟的心理压力,是人生发展任务最繁重、心理冲突最尖锐、心理动荡最剧烈的时期。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情绪不稳定,挫折承受力相对较差,人生发展任务的艰巨性与个体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性导致的错位,是当前大学生自杀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3、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在我国,女性自杀未遂率和自杀死亡率均高于男性。据统计:部分高校自杀死亡人数,女生比例超过65%(尤其失恋自杀者以女生居多),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分析其原因,这可能与女性的精神负荷较重以及某些女生的心理特点有关。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脆弱,过分孤僻和自我禁锢,依赖性强,不善于寻求社会心理支持等。女性属于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她们给以更多的关注。我们要针对女性的心理特点,开展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教育,维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女性的成才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 一项调查认为,低年级学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