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 第2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ppt

海洋生态学 第2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学 第2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3.底游生活型 甲壳动物(蟹类、虾类和口足目等)和某些鱼类 口虾蛄 1.微型底栖生物(microbenthos):可通过0.1 mm的种类,包括细菌、微型藻类(滨海带)、原生动物。 2. 小型底栖生物(meiobenthos):可被0.1~ 1.0 mm筛网截留的种类,通常由少数较大的原生动物(特别是有孔虫)以及线虫、介形类、涡虫类、腹毛类和猛水蚤类组成,也包含有大型底栖动物(如多毛类、双壳类)的幼体。 3.大型底栖生物(macrobenthos):不能通过1.0 mm筛网的类别。除在滨海带之外,大型底栖生物都是动物。 (三)根据个体大小划分的底栖类群 是不是均衡的?提问:哪些地方不均衡,你的证据是什么? * 第二章 海洋环境与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学习目的: 了解海洋环境的来源、基本特征、海洋三大环境梯度、海洋环境分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海水某些物理特性的生态学意义。 掌握海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三大生态类群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三大功能类群中的主要种类(类别)有初步的认识。 第一节 海洋环境 一、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球就象一个广阔无垠的蔚蓝色“水球”。 海洋具有三大环境梯度 溶解性:溶解大量营养物质 透光性:光合作用 流动性:扩大分布范围 浮 力:个体小、结构简单而脆弱的生物得以生存 缓冲性能:维持环境稳定性 特殊密度特性:维持水层温度 二、海水某些物理特性的生态学意义 三、海洋环境的主要分区 (一)水层部分(pelagic division) 图2-1 (二)海底部分(benthic division) 海岸带:潮间带、潮下带 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大洋底:深海平原、洋中脊、海沟 (一)大陆边缘沉积(陆源沉积) 经河流、风、冰川等作用从大陆或邻近岛屿携带入海的陆源碎屑 (二)远洋沉积(深海沉积) 1.红粘土:从大陆带来的红色粘土矿物以及部分火山物质在海底风化而成。此外,还包括一些自然矿物(如锰结核)和一些生物成分(如放射虫软泥)远洋黏土 2.钙质软泥:主要由有孔虫类抱球虫和浮游软体动物的翼足类以及异足类的介壳组成,一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水深不超过4,700 m的深海底 3.硅质软泥:主要由硅藻的细胞壁和放射虫骨针所组成的硅质沉积。硅藻软泥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放射虫软泥则分布在低纬度,而且多出现在深度超过4,500 m的洋底。 4 . 冰川沉积物 四、海洋沉积物 五、海洋的盐度分布及物理输送 海洋盐度分布差异 全球海洋33-37 地中海39;红海41;北大西洋37.5;北太平洋35.5 盐度分布差异的原因 蒸发量、降雨、河水输送及海冰融化;南北纬20-30°为蒸发量与降雨的差值最大值,对应最高盐度。 海洋盐度经向分布特点 中低纬度,表层水盐度较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高纬度海域,表层水受冰融化影响较大,且从表层至2000m深度盐度逐渐增加。 海洋盐度的分布 水团运动 平流:水层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湍流: 水流的扩散及随机运动。 全球热盐环流 全球热盐环流 气候变暖对于热盐环流意味着什么? 假说:气温上升——冰盖冰山融化——北方海洋淡水增加——阻碍环流——北大西洋变冷(中纬度地区变冷) Really? 第二节 海洋浮游生物 一、浮游生物(plankton)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一)概述 1. 重要性: ⑴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⑵水团、海流的指示种(indicator species) ⑶有些化石种类的分布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资源 扩大个体表面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 ——缩小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具有刺毛、突起或连结成群体。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产生气、油等比重轻的物质;分泌胶质;增加水分;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 2. 多种多样适应浮游生活的结构和能力 图2-2 图2-3 ⑴微微型(picoplankton):<2 μm ⑵微型(nanoplankton) : 2~20 μm ⑶小型(microplankton) :20~200 μm ⑷中型(mesoplankton) : 200~2,000 μm ⑸大型(macroplankton) :2,000 μm~20 mm ⑹巨型(megaplankton) : >20 mm 生态学意义: ①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基本可代表一定的生物类别。 ②不同粒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