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研究进展与辨证论治.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渴病研究进展与辨证论治

1.益气生津 养阴清热 本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益气生津,养阴清热,符合消渴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消渴病的发生,都可导致气津两伤,尤其是消渴之初出现的渴欲饮水不止,肺卫热盛的上消阶段,益气生津、养阴清热是消渴病上消和中消的基本治法。徐厚谦1991年以来总结1、2类中医药治疗消渴病文章73篇,对其中使用的药物进行了统计。共使用了109种中药,其中重复使用出现10次以上的药物有:黄芪38次,山药31次,天花粉26次,人参(包括西洋参、太子参)24次,五味子、麦冬、丹参18次,枸杞子16次,玄参14次,山萸肉、葛根12次,黄连11次,黄精、知母10次。由此可知,消渴病在热盛津伤的阶段的基本治法是益气生津,养阴清热。 本治法的适应证: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红苔黄,脉洪数,辨证为肺卫热盛,气阴两伤证,相当于上消,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主治,方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麦冬、天花粉、生地,肺热甚者加桑叶、薄荷,尿赤便秘者加滑石、麻仁、生大黄。 前面所述治法是肺卫热盛之消渴病,以渴欲饮水,小便多为特点,而本法是适应于肺胃同病,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证。其证是以消谷善饥,渴饮无度为特点,即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说“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饮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之证。在治疗上,张仲景指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肺胃热盛,津气两伤的消渴证,本病热在肺胃,状火食气,伤及津气,病属阳明热盛。本方既可治阳明热盛伤津的消渴病,亦可治疗肺胃热盛,津气两伤的上消病和中消病。 本证主要病候:症见消谷善饥,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口燥咽干,喜冷饮,脉洪数或滑数,化验检查血糖增高,尿糖测定阳性,辨证为胃热炽盛,燥热伤津证,相当于消渴病中消证,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主治。方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黄连、栀子、玄参、生地、麦冬。热盛者,去人参,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者,加生大黄,麻仁,口苦舌苔黄燥者,加黄柏、银花、黄连。 2、清热泻火益胃生津 临床研究证明,加味白虎加人参汤,不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对胃热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糖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且与优降糖的治疗效果同样显著。在服用优降糖30天以上,均不能控制血糖,临床症状明显存在的前提下,经服用加味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后,“三多”症状明显改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虎加人参汤具有解热、抗炎、镇静、降血糖等作用,并通过实验证明,本方中知母是降血糖的主药,甘草、粳米能辅其发挥作用,它药与人参相合,有桔抗作用,配与石膏能使之相互协调。 3、养阴润燥滋补肾阴 消渴病在上消中消未治癒,病程日久多发展成为下消病,其病机有肾阴虚和肾阳虚,或阴阳皆虚的不同。养阴润燥、滋补肾阴的治法,即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证型。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于一体,如肾阴不足则内热丛生,水不济火,虚火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肾气不固,开合失司则小便多,阴虚在肾,为病之本,故当以养阴润燥,兹补肾阴为基本治法。 本证主要症候:尿频量多,渴欲饮水不止,“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小便混浊有甜气,口干舌燥,舌红少津,心烦失眠,倦怠乏力,脉细数,辨证为肾阴亏虚,气阴两伤证,相当于下消偏阴虚证,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方主治,方药:生地、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麦冬、五味子、沙参、黄芪、丹参。 4、滋补肾阴,温养肾阳 在消渴病发展到下消时,肾阳亏虚亦为消渴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易发消渴病。消渴病的病理演变规律多始于阴虚热盛,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其中阴阳两虚的患者最为常见,但又常以肾阳虚为主。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最早指出了肾气虚致消渴说。由于肾之阴阳不可分离,病致后期,日久失治,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故滋补肾阴,温养肾阳,是其重要的治法,为后世从肾气虚论治消渴开了先河。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嗽汗消渴》指出本病在于“真火不足”、“釜底无薪”。在治疗方面,明·张介宾指出:“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不化液者,犹当以右归丸,右归饮、八味地黄丸主之,”充分说明了治消渴注重先天之肾气的调治。当代医家岳美中认为糖尿病后期多致阳虚,善用六味地黄丸加附子以阴中求阳;赵锡武认为消渴病后期阴损及阳应着重顾及肾阳,当以济生肾气丸或肾气丸以通利气机温阳补肾;祝谌予认为脾肾阳虚是消渴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桂附八味丸治疗。消渴病肾气虚衰的阶段,用滋补肾阴,温养肾阳的方法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本证主要症候: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性冷淡,面足浮肿,消渴引饮,小便清长而量多,甚者饮一斗,小便一斗,舌质淡胖,苔白,脉细无力,辨证为肾气亏虚,阴阳两虚证,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