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课件9 酶促反应动力学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 柯世省 (一)抑制程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相对活力 ★相对活力分数 (残余活力) ★相对活力百分数*100% 2、抑制率 ★抑制分数 (被抑制活力) ★抑制百分数 (二)抑制作用的类型 1、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的活性下降,无法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 2、可逆的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蛋白非共价键结合,可以用透折、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 酶复活。 (1)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抑制剂具有与底物类似的结构,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与酶形成可逆的EI复合物,阻止底物与酶结合。 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此种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底物和抑制剂可以同时与酶结合,但是,中间的三元复合物ESI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产物,因此,酶的活性降低。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其结构可能与底物无关。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的办法来消除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3)反竞争性抑制 酶只有在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 E+S→ES+I →ESI≠ P 常见于多底物的酶促反应中 (三)可逆抑制作用与不可逆抑制作用的鉴别 1、通过透析、超滤、凝胶过滤等 2、通过v-E速度曲线 [E] v 1 2 3 (1) 反应体系中不加I。 (2) 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不可逆抑制剂。 (3)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可逆抑制剂。 [E] v 不可逆抑制剂的作用 [E] v 可逆抑制剂的作用 [I ]增高→ [I ]增高 3、通过可逆抑制剂的动力学曲线可以区分三种可逆抑制作用 (四)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 1、竞争性抑制 动力学方程: (Ki为EI的解离常数) ★Vmax不变; Km变大,而且随[I]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对活力: 抑制分数: ★抑制程度决定于[I]、[S]、Km和Ki 2、非竞争性抑制 动力学方程: ★Km不变,Vmax降至Vmax/(1+[I]/Ki) 相对活力: 抑制分数: ★抑制程度决定于[I]和Ki ,与底物的Km和[S]无关 3、反竞争性抑制 动力学方程: ★Km及Vmax都变小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第九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酶的抑制作用 四、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五、pH对酶反应的影响 六、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的两个基本问题:(1)反应进行的方向、可能性和限度;(2)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反应机制。 (一)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反应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用瞬时速率表示反应速率: v =dc/dt 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际上就是测定不同时间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二)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1. 反应分子数:在反应中真正相互作用的分子的数目。 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单分子反应还是双分子反应,应先了解反应机制,即反应过程中各个单元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2. 反应级数:根据实验结果,整个化学反应的速率服从哪种分子反应速率方程式,则这个反应即为几级反应。 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 (三)各级反应的特征 1. 一级反应 凡是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这种反应就称为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与半衰期成反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无关。 2. 二级反应 凡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二次方(或两种物质浓度的乘积)成正比的,这种反应就称为二级反应。 半衰期与初浓度成反比。 3. 零级反应 凡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它种因素影响而改变的反应。 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中间络合物学说 1903年,Henri用蔗糖酶水解蔗糖的实验 在低底物浓度时,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 反应速度不再按正比升高,反应表现为混合级反应。 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酶与底物的中间络合物学说(Henri和Wurtz) S+E ES P+E 中间产物假说证据: (1)ES复合物已被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直接观察到。 (2)酶和底物的光谱特性在形成ES后发生变化。 (3)酶的物理性质经常在形成ES后发生变化。 (4)已分离得到ES复合物。 (5)平衡透析时,底物浓度在半透膜内外不等。 (二)酶促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