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钱滩勘探水文地质.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钱滩勘探水文地质

第五章 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 一、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一)地质构造的控水作用 本区主干断裂多为压性或压扭性,派生断裂多为扭性或张性,共同组成错综复杂的导水系统。一般压性结构面上强烈挤压错动的产物-断层泥起阻水作用,成为分隔这些系统的界面。当断裂与地下水流向相交时,向水一侧的破碎岩块便充水,在地形有利处,地下水沿界面溢出,形成泉流(见插图5-1)。 褶曲构造的控水作用,主要表现在中新生界碎屑岩含水岩组,以下述两种情况最为突出: 1、向斜富水并易形成自流盆地。由于本区第四系厚度不大,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内部构造。在较大向斜轴部常常是一些洼地。如卡拉麦里山以南的洼地,在白垩系、新近系的碎屑岩地层中均赋存有自流水。 2、背斜轴部及倾没端富水。乌晋迪苏267、268号泉就是由于背斜轴部纵张裂隙发育而富水,其上部隔水层被侵蚀后形成上升泉。 本区地下水的运移、贮存与分布明显受构造的控制。发育于中、新生代地层中的向斜构造多富水,并且形成若干小型自流盆地;背斜的轴部和倾没端,亦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 (二)地貌、岩性控水作用 地貌在某种意义上是构造和岩性的反映,同时它又是影响地区的气象因子。所以岩层的含水类型、富水性以及地下水的活动都与一定的地貌相适应,表现其特有的组合。在北塔山、天山的高中山—中山区,构造复杂,岩石破碎,雨量充沛,无论是基岩裂隙水或是河谷孔隙潜水均较丰富。而低山丘陵区,新构造活动减弱,裂隙多被充填,雨量稀少,因无常年地表水流,缺乏沟谷潜水,基岩裂隙水也较贫乏。地势较低的平原中新生界碎岩类中广泛贮存着孔隙裂隙层间水,但仅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层富水性较弱。松散岩类的分选程度及含泥成份的多少,对其富水性和含水的均匀性有显著影响。冲积层富水性强且较均一,而洪积层富水性弱且含水不均一。 (三)气候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区以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三站代表的平均降水量为203.9毫米,泉平均流量1.98升/秒;北塔山气象站降水量157.5毫米,该区泉平均流量1.3升/秒;准噶尔东界山以二台、北塔山两站为代表的平均降水量为147.3毫米,泉平均流量0.67升/秒。这说明降水量与泉平均流量几乎呈线性相关。 气象要素的分配特征,既反映了地下水补给源的丰贫程度,亦表现了岩层富水性在相同地质构造、岩性、地貌条件下的差异。说明干旱地区补给水源是影响地下水的决定性因素,而地貌、构造、岩性则是地下水贮存的前提条件。 二、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岩组的划分 (一)基岩裂隙水 由于各个时代地层的成岩特点及其所处空间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赋存其间的地下水,在运移、富集及补给排泄方面都有所不同。出自古生界各含水岩组的泉流总量相差十分悬殊。下面按含水岩组分别叙述: 1、志留系含水岩组:主要见于卡拉麦里山区,露头范围很小,岩性为砂岩、页岩及部分喷出岩。出自该组的泉水极少。 2、泥盆系含水岩组:岩性以喷出岩,凝炭质碎屑岩及砂岩为主。据调查60个泉,流量0.005—13升/秒,其中大于1升/秒的有20个。占33%;小于0.1升/秒的21个,占35%。 在SK12、SK20、SK21三个钻孔抽水试验结果。推算井涌水量平均为2.95吨/日,平均渗透系数0.025米/日。总的看来,泥盆系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在中山区为中等富水;低山丘陵区及平原较贫乏,富水性一般是不均一的。 3、石炭系含水岩组: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多喷出岩、凝灰碎屑岩、砂岩。是本区主要含水岩组之一。据统计87个泉流量0.0001—44升/秒,其中大于1升/秒的有22个,约占25%;小于0.1升/秒的有28个,占32%。 通过钻孔抽水试验,平均渗透系数1.19米/日,单井涌水量<10吨/日的钻孔位于卡拉麦里山至近沙漠地区。由此可见,该岩组一般含水贫乏,为富水性不均一或极不均一的岩层。地下水埋深通常不超过30米。 (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层间水 准噶尔盆地北部、东部地区,以及卡拉麦里山前坳陷的中、新生界碎屑岩中,均赋存有这种类型的地下水。地层剖面多为砂岩、砾岩与泥岩互层。其时代越新,成岩作用越差。白垩系—上新近系通常为半胶结的岩石,有不少夹层几乎松散状态,故以孔隙含水为主。由于地层呈缓倾斜产状,地下水常以承压的层间水出现。在地形低洼的向斜构造常形成小型自流盆地。 本区碎屑岩类层间孔隙裂隙水为褶曲储水构造型。在卡拉麦里山以南的洼地,中新生界构成一大型向斜,洼地处于向斜面北翼,地层大体组成向南倾的单斜,近山倾角较陡,达30°,近洼地一般小于10°,地层走向垂直沟谷,利于补给,而倾向与地形一致则易于形成自流水。大井至红砂泉一带的钻孔,揭露上新近系及白垩系自流水,水头高出地表1.1—14.14米,自流量13.5—800吨/日。 中生界及新近系为一套厚度较大的碎屑岩红色建造,岩层中含较多可溶盐类,砂岩多为钙质胶结,由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