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生长过程(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置) 【知识发展主线】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完全的反应——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平衡常数 【能力发展主线】物质形式的改变判断物理变化——物质构成微粒的重组判断化学变化——表观区分完全进行的反应和可逆反应——微观层面分子碰撞引发反应理解正逆反应,从而由动态理解反应速率和可逆反应。——从静态理解平衡到能从动态的正逆反应相当理解平衡——定性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定量从平衡常数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限度 核心知识和能力增长的关键和教学策略 在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生长线中,学生从表层的静态到动态的理解、用微观分子运动解释宏观表象无疑是关键所在。 正向和逆向反应同时发生 既能正向又能逆向 不能进行完全 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 为了顺利实现这两个关键点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这样从静态数据到动态反应的过渡就成为可能,然后结合设计合理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的实现过程,这样学生在理解平衡特征和平衡移动时就会自觉地从正逆反应的相对变化出发,为学生建立可逆反应的微粒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实际学习看,学生从化学式的角度理解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没有什么 困难,但是要从分子碰撞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还是不适应的,所以从微观的分子角度看待反应是学习要克服的一个障碍。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能想象出具体的分子和原 子图像,但是很难想象出分子和原子的微观动态画面,进而很难想象出可逆反应中正向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的场景,所以,将微观分子的静态图像发展成动态过程是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方程式出发,用分子图像代替物质的分子式,然后去想象微观反应的场景,当学生能有一定想象之后,面对要求动态思考时,即遇到第二个障碍时,需要借助合理的动画辅助,才能使得学生的微观想象支撑宏观数据的变化。 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和能力 从了解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共存出发,通过分子碰撞引发反应理解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并能用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解释各种物质宏观量的变化。 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的认识出发,通过动画演示和宏观数据的对比分析,理解平衡的基本特征。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数据表格和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应用,深化了比较、归纳等方法的运用能力。 经历“反应方程式——静态分子——动态分子反应”的认识过程,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微观本质,促进了微粒观的不断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宏观数据分析到微观分子运动解释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体验到探究奥秘的成就感。 通过课题取材于工业制硫酸以及运用平衡移动理解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设计增强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设计主要流程 设计意图 问题发展主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活化情境引入探究课题 复习并总结学生已有的对可逆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出探究的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和微观动画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认识可逆反应的具体过程。 结合动画从微观认识平衡的本质特征 从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平衡移动的存在和引发因素,理解平衡移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制硫酸中,二氧化硫能否完全转化? 可逆反应具体是怎么发生的? 可逆反应的终点状态特征是什么? 从数据能看到逆向反应吗? 根据数据变化,结合对教材描述的质疑,你认为的反应变化可能有哪几种? 如何理解反应过程中各物质量的变化? 如何理解终点时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平衡状态的特征是什么? 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一成不变? 哪些条件的改变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从完全进行的反应和可逆反应对比引出学生对可逆反应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可逆反应的知识,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给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中的信息,按照认识规律逐层引出对可逆反应具体发生过程的认识。 从正逆反应的认识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平衡状态的形成和实质。 利用表格数据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化学平衡移动,然后分析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 思考二者的区别,回忆总结可逆反应的不同点。 回忆原来对可逆反应的认识。 分析表中数据,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最后认识到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的两个方向反应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