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郊区的土地不断被征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离开家园进入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生活。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城市适应的困境。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 ????(一)失地农民城市就业困难,生活成本提高 ????失地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解决生活来源的问题。而要解决生活来源,必须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前提。而失地农民的城市就业无疑又是难度最大的,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无进厂经验、也无任何社会关系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这部分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问卷调查 显示,失地农民对于“适应城市生活最难克服的障碍因素”的回答,排在前两位的是“经济能力差”和“工作不好找”,分别占总体的43.2%和40.3%,合计为83.5%。这表明,绝大部分失地农民仍处于经济不适应阶段,表现为就业不充分和经济收入低。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如此之难呢? ????第一,就业制度的缺陷。目前我国城乡就业市场实行的是两种就业制度,城市现行的就业政策一直是为解决城市市民的就业设计的,因而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受到种种限制。第二,自身因素的制约。这主要包括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和自身思想观念的问题。从南京市的调查来看,失地农民中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24.8%。由于文化偏低,又没有技术,使得他们在城市就业中明显处于劣势。从思想观念来看,一些农民失地后一味等待政府安排就业,依赖心理较重;一部分失地农民存在自我优越感,对就业岗位要求很高,不愿屈身于一般性就业;一些人依靠出租房屋不愁吃穿,小富即安,就业愿望不强;还有一些人创业意识淡薄,不想也不敢创业。第三,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当今城市就业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就业压力非常大。失地农民面临城市两大群体,即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压力。与下岗工人相对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城市社会资本相比,以及与农民工的吃苦耐劳精神相比,失地农民都不具备优势。 ????一方面,失地农民在城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成本又明显的高于农村,这对失地农民来说不能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学者研究表明[1],农民进城的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公共支出成本和个人支出成本。公共支出成本是由国家负担的,主要用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个人支出成本是农民进城后个人支付的生活成本、就业成本、非市民待遇成本、心理压力等成本。对于农民来说,关键是过高的个人支出成本,构成了他们进城的瓶颈。相比而言,土地征用前,农民种地虽然收益不是很好,但这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一日三餐依靠自身劳动“免费”解决,农民获得了一种较低成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如今失去土地,他们被迫进入城市,不得不按照城市标准安排基本生活,生活成本明显增加。不仅如此,失地农民还在子女教育、子女结婚、生病就医等方面开支较大。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工作,城市生活成本又如此之高,失地农民将难以承受城市生活的压力。 ????(二)失地农民与市民存在隔阂,交往的异质性不明显 ????社会交往是主体间一种依赖性的社会关系及社会互动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与城里人交往是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的主要途径。失地农民与城里人交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城市和适应城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英克尔斯(Alex Inkeles)认为,农民与城市接触的经验“也许能成为促进现代化的学校”。但总体而言,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 ????第一,社区隔阂。从南京市来看,征地拆迁之后农民由政府统一集中安置在农民复建小区。这些安置小区一般建在城乡结合部,远离中心城区,相对独立,与外界现代化城市社区联系较少。这就在空间上人为造成了农民和市民交往和交流的障碍与隔阂。 ????第二,心理隔阂。农民因为征地来到城上,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失落感,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们不大愿意主动和人打交道,更不用说和城市人交往了。同时,他们也担心城市人看不起这些洗脚上城的乡下人,所以和城里人交往的底气不足。调查显示,对于“我非常愿意和城里人交朋友”的问题,回答“非常愿意”和“愿意”的比例合计为58.9%,回答“不愿意”和“很不愿意”的比例合计为25.4%。这说明,至少有1/4的失地农民明确表示不愿意和城里人交往。 ????第三,社会隔阂。从社会的角度讲,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边界已经形成。不同阶层之间在居住区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