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口红利 微观经济学
另一半人口红利——农村人口红利 技术进步 限制放宽 重要特点 农村人口转变滞后于城镇。 农村有着更为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 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 人口红利在农村兑现困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城镇为农村人口红利兑现提供经济机会; 延长城镇人口开放时间,有利于城镇经济再次发展。 二元经济环境下的人口红利兑现 利用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资源延长发达地区的人口视窗开放时间、将人口机会和经济增长机会相结合。即是二元经济环境下的人口红利兑现。 人口红利效应之一:高劳动参与率 高劳动力比重意味着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高。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式中总产出Y与劳动力L是正向变动关系,即劳动力要素投入越多,总产出越多。因此,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例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 人口红利效应之二:高储蓄率 实证研究指出:15岁以前年龄段人口和55岁-59岁以上人口占比较高的人口结构和更低的总储蓄率相联系,并随着20-55岁间人口比例的提高开始出现和总储蓄率之间的正向关系,35-39岁之间人口占比高的人口结构和总储蓄率的正向影响会达到峰值。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g=s/v,其中g是经济增长率,s是储蓄率,v是资本-产出比,后者是由经济体的技术条件决定的外生变量)中,社会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大量的储蓄可以转变为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储蓄作为流动性较强的财富,可以随时提取满足消费需求和灵活的投资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一直处于40%的高水平。 人口红利效应之三:较高的劳动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体现为使 提高的一个因素。 我国工农业生产率的巨大差异为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劳动年龄人口构成看,中国“人口红利”的“大头”在农村,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一旦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就能发挥劳动力要素重新配置的巨大效应,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中国收获“人口红利”的程度将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现实劳动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人口红利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人口结构变迁及其影响 人口结构 1 人口老龄化 2 人口老龄化现状 3 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4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年龄 2.性别 3.人种 4.民族 5.宗教 6.教育程度 7.职业 8.收入 9.家庭人数 等等。 一般来说,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就主要以年龄为标准来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 。 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尽管未来几年会有小幅波动,但对劳动力供给问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为11894万,占总人口的8.9%,同2000年的第五次普查相比,0—14的人口减少了6.3%,65岁以上的增长了1.9%,,占按照国家老龄化标准来看,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将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1 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加大劳动力成本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 上升,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上升。 其次,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参与率降低,加剧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影响的重要方面就是对劳动力供给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