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失模成型模具设计过程中几个关键要素.pdf

消失模成型模具设计过程中几个关键要素.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兔兔 学兔兔 2013年第5期 余 雷:消失模成型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要素 铸造设备与工艺 模型,模具直接用锻铝块加工出来,如果采用铸造 方式进行制模,其肯定具有经济性,但势必造成精 度较低,以及由此导致的尺寸稳定性差和由于铸件 铸造缺陷和内部应力所导致的模具服务寿命短等 弊病。所以应尽可能地采用锻铝来制造消失模模 具。 2 模具的结构 片 b)合理 c)不合理 对于具有复杂结构的铸件而言,其模具结构应 模片粘接面的结构设计图 尽量设计得简单,以便于CAM加工。模具的壁厚也 应当尽可能地设计均匀 (一般模具壁厚设计成 1O mm~12 ram),这样在加热和冷却时,泡沫珠粒就会 均匀地融合和收缩。同时对模片而言,模片的壁厚 要求应不低于3.5 mm,如果壁厚小于3 mm,则泡沫 珠粒的融结不好,从而导致模片的质量无法保证。 模具的结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制模成型 过程中的发泡材料注射孔的各种参数。这就是说, 要合理地设计出泡沫珠粒进入模具型腔的位置和 ●小● 十●} 射料孔的数量,从而保证泡沫珠粒在制模过程中实 图4 薄壁件粘接部位的结构设计图 现模具整体型腔的完全充型,特别要保证在模具型一~ 粘 艚薄 幞 图 3 的准确性。我们在设计六齿变速箱壳体时,由于模 腔内最远端和最窄点的模型密度值。 2.1 模片粘接面的设计 片粘接面处的壁厚较薄(6 nlm),凸凹槽设计困难, 模片的胶合粘接是消失模工艺工业化实际应 为了保证膜片的粘接质量,我们与客户进行了沟 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组合模型形 通,在粘接面处将壁厚增加了2 mm(见图5),因此 状或称最终铸件几何形状的准确性。模片的胶合操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作是借助于一个严格仿形粘接面形状的机械手(相 对冷黏胶而言)或者手工胶合,并通过取得可以保 证绝对完美密合效果的最少胶量来完成对模型的 每两个型片之间的粘接。这里所谓的完美密合是指 在后续模型浸涂过程中能够严格杜绝涂料渗入两 个黏接面区域之间,而黏胶的用量越大,则在浇注 \\ 、\ 过程中黏胶产生的发气量就越大,从而会导致铸件 \/I 一一 产生碳黑等缺陷。因此,模片粘接面的设计在整个 模具设计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1)首先要尽可能地将粘接面设计成平面,如果 局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的,则坡度设计一般应以≤ 10(相切)l 45。为宜,从而确保黏胶涂刷的均匀性。 图5 模片粘接面处改进图 2)模片的粘接面最好设计成带有凸凹槽结合 的形式,如图3所示,而对于薄壁件的粘接,由于粘 接处太薄,凸凹槽无法设计,因此在粘接时很容易 2.2 模具气塞的布置 导致模片错位,这时可以和客户商量,在不影响产 模具型腔的气塞布置很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泡 品的外观和使用的前提下,适当地将粘接处的壁厚 沫珠粒能否均匀饱满地填充到型腔里以及能否均 加厚,如图4所示,以便增加粘接面积,否则在粘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