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ppt

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19--1玻尔氢原子理论_12_08

教学基本要求 引言:经典物理中要将光看成是电磁波,而光与 原子的相互作用中却要将光看成一颗颗微粒---这 两种图象很难想像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但是量子力学却将它们统一了起来,并且大大 地扩充了人们的眼界,量子力学的发展分为两个 阶段。 1、旧量子力学时代 1913年物理学家玻尔(N·Bohr)根据卢瑟福 (Rutherford)原子模型及氢原子光谱提出了 氢原子理论,初步奠定了原子物理基础。 2、新量子力学时代 1924年德布罗意(De Broglie)提出了波粒二 象性, 尔后由德国的薛定谔(Schrödinger) 与海森伯(Heisenbeng)等建立了量子力学。 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车轮,来领略一下量子力学 的风光,欣赏近代物理学上的另一朵鲜花吧! 1927年,量子力学开始应用于 固体物理,并导致了半导体、激 光、超导研究的发展,此后由此 又导致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 、通信、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一、原子模型变迁 1、汤姆逊父子的面包夹葡萄干模型(1902-4) 整个原子呈胶冻状的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于球体上,而电子镶嵌在原子球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简谐振动并发射同频率的电磁波。 r~10-10m 19-1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量子物理起源于对原子物理的研究,人们从高能粒子的散射实验和原子光谱中获得原子内部信息。 §19—1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2、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结构模型 1911年Rutherford提出了原子的核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占据整个原子的极小一部分空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都集中于核上,而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转动,如同行星绕太阳转动一样—原子的核结构模型。 核的线度为10-15 ~10-14 m,原子线度10-10m。 核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但却使经典理论陷入困境: (1)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加速带电粒子辐射) (2)原子光谱的线状光谱问题(卢瑟福的连续谱)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作加速运动的电子将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 . 二、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2、1885年巴尔末(Balmer)找到了一个经验公式: B=3645.7Å n=1、2、3... 当n=3、4、5、6 • • • 时可分别给出各谱线的波长 如n=3: n=4: Å Å ………… 这些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1、氢原子光谱: 光谱学中常用频率及空间频率表示: 由(1)式: 称之为里德伯常数 里德伯指出,如将(2)式中的“22”换成其它整数m的平方,还可得到其它谱线系. nm 巴尔末公式 ——波数  2  3  4  5  6 1 2 3 4 5 赖曼(Lyman)系 巴尔末(Balmer)系 帕邢(paschen)系 布喇开(Brackett)系 普芳德(Pfund)系 紫外 可见 红外 红外 红外 1916年 1880年 1908年 1922年 1924年 此后又发现碱金属也有类似的规律。 3、氢原子光谱的其它谱线系 4、氢原子光谱的数学表达式 里兹并合原理 对于碱金属 注意:经典理论解释不了H原子光谱 按1911年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行星模型--电子绕原子核(10-12m)高速旋转 对此经典物理势必得出如下结论: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如果找不到一种理论说明,巴尔末公式只不过是一种有趣的猜测游戏而已 1)原子是”短命“的 电子绕核运动是加速运动 必向外辐射能量,电子轨 道半径越来越小,直到掉到原子核 与正电荷中和,这个过程时间10-12 秒,因此不可能有稳定的原子存在。 2)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因电磁波频率 r-3/2,半径的连续变化,必导致产生连续光谱。 三、玻尔氢原子理论 1、191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N·Bohr提出了一个假设, 成功地解释了H原子光谱。 1)定态假设: 原子系统只能存在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E1、E2、E3、···),在这些状态中,电子绕核作加速运动而不辐射能量, 这种状态称这为原子系统的稳定状态(定态) 2)角动量量子化:电子对核的角动量只能取h/2的整数倍。 n=1、2、3、… —普朗克常量 ħ 3)量子跃迁假设 只有当原子从一个较大的能量En的稳定状态跃迁到另一 较低能量Ek的稳定状态时,才发射单色光,其频率: 反之,当原子在较低的能量Ek的稳定状态时,吸收了一个频率为nk的光子能量就可跃迁到较大能量En的稳定状态。 2、玻尔氢原子理论 1)电子轨道半径的量子化 + M m Mm 结论: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 说明:n=1的轨道 称为玻尔半径。 量子数为n的轨道半径 2)定态能量是量子化的 原子处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