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分泌学-激素.doc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分泌学-激素

绪 论 激素(hormone)的原意是“兴奋”、“激动”。hormone一词来源于希腊文hormon(意即“压力”或“逼迫”)和hormao(意即运动的途径或方式)。因而,最初的“激素”定义是指在某器官生成,分泌进入血液中或进入另一器官(或器官的某部分),改变其功能和/或形态结构的微量化学物质。激素一般在无导管的腺体中合成,但也可由其他组织细胞产生[1],激素的本质可以是蛋白质、小分子肽类、脂类、胺类或类固醇类化合物。 根据生物学所界定的涵义,内分泌(endocrine)是指内在性分泌(相对于外分泌腺的分泌特征而言,分泌的活性物质主要进入循环血液)或具有类似分泌特征的现象。显然,这是指激素的无导管性分泌,但事实上“内分泌”也包括了腺体的内在性非激素性物质的分泌。 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由endo(内部的)、crine(Krine, 分泌)和希腊文logos(意即study)组合而成[1]。因此,内分泌学的最早研究对象是内源性分泌的高活性物质。现一般认为,内分泌学是研究与体液性因子(激素)调节有关的一门学科。因此,内分泌学不同于一般的临床医学,它既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学科, 其中的临床内分泌学是临床医学和内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内分泌学研究范围和学科分支】 生物个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活动均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进行,三种调节机制的相互配合与密切联系是完成所有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必备条件。内分泌学就是研究与机体内的激素调节有关的学科,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激素基因表达、激素合成、分泌、转运到激素受体作用与靶部位(器官、组织、细胞)的反应,以及各种结构或功能变化引起的异常都属于内分泌学研究的内容, 临床内分泌学则主要研究相关情况引起的疾病。近代内分泌学在研究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疾病发病机制时,一方面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化学等已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分子内分泌学(molecular endocrinology)和免疫内分泌学(immunoendocrinology)等新型学科。随着各临床学科的发展,从经典的内分泌学中派生出各学科的内分泌学分支,如神经内分泌学(neuroendocrinology)、妇产科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儿童内分泌学(pediatrical endocrinology)、老年内分泌学(geriatrical endocrinology)、男性学(andrology)等。内分泌学还因为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的问题复杂,出现了甲状腺病学(thyroidology)、糖尿病学(diabetology)、代谢病学(metabolism)及营养学(nutrition)等学科。 传统内分泌学 (classical endocrinology) 根据内分泌疾病的表型特征(phenotypic characterisation)来研究疾病的病理与病理生理机制; 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组学(proteomics)的研究程序则刚好相反。因此,以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为指导所进行的内分泌学研究又称为反向内分泌学(reverse endocrinology),它为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崭新的分子途径和药物的分子靶位(如PPARs),传统内分泌学和反向内分泌学的有机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深入发展, 使现代内分泌学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学科。 【内分泌学发展史】 一、远古时代对内分泌疾病的描述和见解 内分泌学的启蒙最早源于中华民族。在我国的医学文献和其他著作中,有关内分泌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资料十分丰富。约在公元前16世纪,在商殷王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动物阉割去势的记载[2]。早在2500年以前,《黄帝内经》就已记述了阉人丧失第二性征的临床表现(见《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样,在《内经》中,就已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症状之分,如“多饮而渴不止为上消,多食而饥不止为中消,多溲而膏浊不止为下消”;而“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至公元6世纪,我们的祖先们已经认识到“诸山水里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特点。当然,在古希腊和古印度的有关史料中,也有关于阉禽、甜尿(honey urine)的描述,但时期晚于我国。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此一时期的内分泌疾病只是描述性的(描述内分泌学),也未能将内分泌疾病的症状体征与相关的内分泌腺联系起来。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学宝库,可大力促进内分泌的发展。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作用的认识与深化 Thomas Addison可能是第一个认识到皮肤色素沉着与肾上腺有关的临床学家。他于1849年报道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