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评审(药事部分)制定
中国医院协会 提 要 1、医疗机构评审工作的回顾 2、医疗机构评审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医疗机构药事(药学部门)评审制度 4、医疗机构药事部分评审内容要点 5、建立评审制度要贯彻落实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医疗机构评审工作回顾 (1)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 我国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2)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4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 从此评审制度纳入了法制轨道 (3)1994年8月卫生部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规定各级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负责医疗机构评审的具体实施 (4)1994年9月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章程》 规范评审工作 (5)1996年11月卫生部又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 提出要对医院评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纠正存在的问题 (6)1998年8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经验 医院评审工作暂停 (7)对第一轮评审工作的评价 成绩: 历时十年促进了医院建设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 培训了一批医疗管理人才 存在的问题: 浮夸 弄虚作假 形式主义等 (8)《我国医院评审工作评估》研究报告 2000年初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受卫生部的委托,在1999年—2000年初对医院评审工作进行了课题研究 (9)医院评审的阶段划分 1989年11月—1998年11月 第一轮评审:17708所 其中:三级3100所 二级558所 一级14050所 占98年医院总数24.4% 按2000年医疗机构324771所占5.45% 1998年8月—2003年8月 暂停 预计将试点陆续重新起动 医疗机构评审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评审从全目标(面面俱到)转为突出有限重点 目标核心是: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管理 质量与安全:作为有限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服务:重点由社会评估(问卷调查) 绩效:重实效、重经常性表现 管理:是我国医院的弱项 (2)评审方案设计思路的导向 树立正确发展观 走内涵与外延结合之路 重内涵、质量和效益综合发展之路 必须改变单纯扩大医院规模 轻内涵建设 强调功能到位 淡化等级观念 强调适应需求 淡化机构设置 强调质量安全 不必面面俱到 强调综合能力 淡化个别重点 强调基础建设 淡化求新求尖 强调实际效果 淡化形式手段 强调管理经常有效 淡化突击包装 强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偶发事件防范 措施与处理态度 淡化数量计较 上述观点符合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 (3)弱化政府行为 增强行业管理特色 具体实施:将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一般方法:授权中介组织操作 由所在地实施评审 当地发证 (4)评审标准和方法要适应我国国情、各地实际情况 科学、准确、适度、前沿性及适应性强 可操作性 有科学管理和符合时代精神的工作方法 药学部门应有科学的工作程序、管理规范和必要的工作制度 要有技术操作规程 重要的技术标准 设置实际运作方法与现实状况 措施效果 自查 改进 医疗机构药事(药学部门)评审制度 (1)2000年底受委托研究起草“药事部分” 评审制度与标准 2001年初开始 16个省160多名科主任、专家讨论修改 6移其稿 2002年7月2日上报审定 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共8个方面 (2)药学工作质量概念的延伸与发展—药学服务理念 安全是药学质量最基本要素—服务质量 药品质量 用药安全 设备安全 应急预案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保护病人用药利益: 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尽力维护患者免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保障健康”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要素 基本人权 —是治病救人最高目的 也是“老百姓”基本要求 任何人有权获得同样质量药物治疗与药学服务 病人参与药物治疗过程与决策 获得知情同意权—试验药 尊重病人的信仰与价值观 与其建立信任和坦诚的沟通、理解与关爱(含心理及精神上) 维护病人尊严、自主和隐私权—诊断、调剂、用药 易受伤害的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更应受到特殊关注与照顾 告知所发药品注意事项及安全用药指导 用以病人易明白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提供用药交待及咨询服务 关注病人生存质量—是药师的崇高责任 新健康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才是完整健康 药学服务不仅仅是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 更重要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人的健康、疾病与人的社会性是分不开的 心理、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