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路改建工程控制点复测点加密报告测量方案.doc

公路改建工程控制点复测点加密报告测量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改建工程控制点复测点加密报告测量方案

S324宜临公路改建工程第五合同段 (K23+000~K32+600) 承包单位:四川康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郴州市诚祥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 四川康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宜章至临武二级公路五标合同段 2009年7月20日 复测和加密报告 概述 本标段与6月2日至7月2日对省道S324线宜章白石渡至临武石桥头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第五合同段内控制点进行了部分复测。复测采用科维TKS-202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按二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水平角观测两测回进行平差计算。计算计算结果均符合要求。为满足施工需要,我部还对本段内导线加密,施工方法也按二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 任务依据及复测经过 根据项目部要求,我队于2009年6月2日开始从本标起点方向复测平面控制网,7月2日完成部分复测加密工作。 路线起讫点及地理位置 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点位于宜章白石渡高龙桥村,测设终点位于临武县石桥头, 沿线有公路树木繁多、树叶密集、通视不好、地形起伏较大、山势陡峭,主要植被有较密集的灌木林,通视条件较差,对测量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因素。 工程特点 本段内有一座小桥,为蕉溪小桥,涵洞共计为新建40道,小桥为简支梁,桥面连续结构,单幅布置。。。。。。。 沿线自然地理及气象 该路线穿越地区地势为平缓开阔,在区域上与路线两侧远处山体形成-低洼汇水区带;在区内地表流经多,发育有较多的小河沟,规模较大的有车弯河、五水河、玉溪河,均隶属武江支流。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8..3℃,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5.2℃,伴有霜冻和积雪。 五、编制依据 (1)《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公路隧道勘测规范》(JTJ 063-85) (3)《公路测量规范》(GB50029-99)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六、复测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仪器设备配置 1、人力资源 本队测量组设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1人。 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队部测量人员统计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 工作内容 男 25 硕士 测量负责人 测量实施工作 男 22 博士 测量员 记录、资料整理 男 23 小学 打杂员 洗衣、扫地等 3.2设备资源 测量组仪器设备情况见表2: 表2 主要测量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标称精度 主要用途 1 科维全站仪 TKS-202 1套 2″ 2mm+2ppm*D 控制点检测、加密 2 对讲机 2对 七、控制点接桩及检查情况 本标段内设院提供设计导线点、控制点标石完好,埋设稳固,标石的中心铁标及铁标志十字中心完好全部可以使用。相邻控制点间可以通视。 八、控制网复测 1.控制网复测说明 为了确保本合同段的施工放样精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满足路基、桥涵施工放样定位的需要,根据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原则,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采用等精度要求进行复测,为施工放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平面控制测量 2.1 外业观测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各项限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距离采用对向观测,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各项改正数预先设置于仪器内使其自动改正,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 表3 等级 经纬仪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2C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 测回数 四等 DJ2 8 13 9 6 一级 DJ2 12 18 12 2 二级 DJ2 18 18 24 1 表4 等级 测距仪精度等级 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往返较差 往 返 四等 II 2 2 ≤10 ≤15 ±√2(a+bD) 一级 II 1 1 ≤10 ≤15 二级 II 1 1 ≤10 ≤15 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书2~4次的过程。 2.2侧边的归算 A.测距边的水平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用测定两点的高差计算: D=√S2-h2 b.用观测垂直角计算: D=S.cos(av+f) F=(1-k)p″S.cosav/2R 上两式D----测距边两端点仪器与棱镜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离(m);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