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论文: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心理辅导活动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心理体验为目标,通过阶段式递进的方式,加深认识,深化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体验和感悟的目的的教学模式。它较之“四阶段”教学模式来讲有其自身的优势,但这也不是终极的教学模式,随着我们对团体心理辅导课认识的深入,其教学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年轻的课,还没有“定型”,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四阶段”教学模式;“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效果意识;辅导意识;活动意识
目前国内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最大的当属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模式。钟志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等系列著述中,从团体活动中团体动力变化的视角提出了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四阶段模式的流程,并以埃里克森理论为依据制定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课程目标体系。他的理论操作性强,相对容易理解和把握,为广大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所接受,是当前认可度较高、实践范围较广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中小学心理德育教育》杂志在2013年第19期刊登了广东省崔昌淑老师《关于心理辅导“三段阶梯式体验”教育模式的探索》一文,崔老师在“四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模式的问题和局限性,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心理辅导课的“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即“感知、感受”阶段,“理解、感想”阶段,整合、感悟”阶段。下面就这两种教学模式先作以下简介,然后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点想法。
一、“四阶段”教学模式
1.团体暖身阶段营造氛围,建立关系(安全、信任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团体辅导初期,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情绪、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索的主题和达成的目标也不明确,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尚未形成,因此,暖身也称为破冰。它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这一阶段一般5分钟左右。
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以笑容、点头等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传递对学生的关怀、倾听、真诚、鼓励。
团队转换阶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这一阶段的重点。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一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是从情境开始的——皮亚杰)。
当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热身活动被调到起来之后,就需要围绕活动主题,选择某一种形式,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学生的情绪和团体的氛围切入主题。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常用的设计形式:案例、游戏、歌曲、影视片段、小品表演等。
团体转换期活动案例的讨论是为了提出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是随着团体进程的发展步步深入才办到的。因此,对案例的讨论重在引发不同的看法,并且营造一种信任、安全、真正的氛围;我们应认真倾听,表达同感与接纳,适当回应学生的意见,并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团体工作阶段
这一阶段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比例最大,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
“生生互动,解决问题”是这一阶段的重点,讨论是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思考;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这一阶段是具有实质性工作意义的阶段,活动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设计形式
1、团体讨论: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目标的主要形式。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新奇刺激的活动,若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验和感悟,还必须通过讨论分享手段方可奏效。团体讨论的具体方式有,六六讨论法、配对讨论法、鱼缸讨论法和综合法。
分题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或争辩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心理教师要在讨论过程中做到导而不牵,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分讨论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还就讨论环节中问题如何提出、教师的调控指导、环节的细化、分工等曾经困扰的问题做了生动的注解,仔细体会受益匪浅。
团体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影响。如果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学生就会比较愿意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结束这节活动课时,记忆中留下的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对今后的成长将起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问题解决”。时间大约5分钟。
常用的团体结束活动有:我的收获、我们大家都来说、把心留住、笑迎未来、礼物大派送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歌曲等。①“感知、感受”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学动提高难度和复杂化,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