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现实运用.doc

从区域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现实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区域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现实运用

从区域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现实运用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我国究竟应按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竞争优势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对外贸易问题,一直有所分歧。主要因为中国地域太大,人口太多,往往一个省的面积和人口就都大于欧洲的中等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不能一刀切,而应分地区来看,资本密集的地区如上海,可以发展竞争优势;劳动密集的地区如贵州,应充分利用其劳动力丰裕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区域分割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然而现实中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因此,有的学者倡导中国应该发展竞争优势,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然而,生产要素存在匹配效率的问题,单方面加大对某一要素的投入,而不变动其他相关要素,不仅全要素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且此要素本身效率也难发挥,从而边际效益递减(林毅夫,2002)。   两种观点都是从我国总体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和把握的,正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才促成了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学者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贸易和经济的良性发展。虽然上述两种理论某种程度上都是适用中国的现实的,但近年来却时有争论。本文认为,主要是中国地域太大,人口太多,往往一个省的面积和人口就大于欧洲的中等国家的面积和人口。钱纳里曾在《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一文中指出,大国指的是人口2000万以上的国家结构,从这点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而且中国存在着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既有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又有经济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有些东部发达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可以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媲美,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却要落后很多。因此,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运用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分地区实行,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推行竞争优势战略,辅以比较优势;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着重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辅以竞争优势,甚至专一采取比较优势战略。   一、现阶段比较优势在我国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主要指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一国生产要素丰缺的角度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就是看各国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比较利益差异,各个国家应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而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这个理论上看,我国的出口主导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比较优势理论需要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定才能成立,这与现实经济相差很大。虽然从1957—200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20.6%提高到93.4%,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则由79.4%下降到6.58%,基本实现了出口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总体上说,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例由1993年的2.9%和2.6%分别上升到2005年的7.4%和6.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和进口的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18.9%和17.9%。其中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继续上升。2001年两者比重分别为9.89%和90.11%,第一次达到1090的状态。而到了2005年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分别为6.43%和93.56%。其中,外商投资的企业,其出口额从1998年的886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4441.8亿美元。其出口份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48.2%上升到58.3%,是我国最主要出口部门的地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与当地企业合资或合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要素优势,降低自己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能享受到中国合资或合作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信息、销售网络、人力资本、与中国其他企业的联系、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有关中国的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个国际化生产链条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分工类型在总体上仍以垂直分工为主,这种分工类型使得中国出口呈现出低级化状态。中国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所获附加值很小,且难以获得核心技术和培育国际化的品牌。外资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表面上优化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但由于出口规模过大,是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造成者,贸易顺差的扩大导致了我国贸易摩擦的频发,而中方资本的收益却相比较小,且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分地区实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我国应该专业化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