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艺术理论与实践关系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理论与实践关系思考   【摘 要】艺术的研究包括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两个领域,两者均不可偏废。在艺术史发展的长河中,二者环环相扣,相互生发,构成了中外艺术史上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之树。本文以绘画作品为例,对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美术实践;绘画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5-01   艺术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既离不开精湛的技法,更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技法为形似提供依据,理论为神似提供可能。   一、艺术理论脱胎于哲学思想   艺术理论的阐发为我们之后的实践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要表达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表达,什么是美。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气、象”的哲学观点在美学理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西晋画家卫协,在绘画中应用较为细密的笔法,改变了先前只注重人物大体动态的绘画方法。卫协已对绘画中的“气”有所追求,谢赫评判他“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壮气”。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并指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①。顾恺之主张通过对眼神的描绘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与人物精神面貌,主张通过细节对物象进行表达。南齐谢赫首次提出绘画中的“六法”。提出“一、气韵,生动是也”视为“六法”之本,放在评判绘画的最高标准。说明肖像画要首先把握所要表达的对象的精神,神似要重于形似。南朝陈姚最在《古画品录》的基础上作《续画品录》,在谢赫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批判一味地追求形似而忽略神似。这些理论观点一步步发展,都是对“象”之外的“气”的追求以及“道”的寻觅,所以才出现了在中国画中笔精墨妙却意境完足的情况产生。   老子的哲学思想也逐渐在山水画中得到了发展和印证。南朝宋画家宗炳作《画山水序》中提出山水是以其外形体现“道”,因而图绘山水可以领悟虚无之道,并指出图绘山水中应达到“澄怀味象”,即在广阔的山水形象中体味悠然的心境,得其山水之道。所以画家笔下山水不仅是眼前山水的再现,更是作者情思的再现,虚无之道的表达。   二、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   在亚里士多德的可然律和必然律原则的指导下,艺术一方面要模仿现实,另一方面又不可拘泥于现实。他指出:“有时候,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因此,某些带有悲剧性色彩的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是虚构的,甚至不出现具体人物。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将几何形体引入画面,配合强烈的笔触,对画面进行了分解重组和抽象性的表达。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绝对不仅是对现实世界个别表象的模仿,艺术更要揭示客观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要选取现实世界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描绘和表达。所以他说:“显而易见,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格尔尼卡》所表达的现实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绘画方法。毕加索在这幅画面中表达的不是生活中?F实的形象,却是生活中真实形象的典型化集合体,是无数个受难者形象的总结与升华。   三、艺术理论为艺术创作指明方向   艺术理论为我们指明了艺术创作的作用。在中国美术史上,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指出了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②”张彦远强调了绘画的教化和教育意义,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看得到事物微妙的变化。也就是告诉我们说,绘画对社会的发展是有明确功能的,优秀的作品应当要上升到上层建筑层面。有的时候艺术的精神层面的指引,要比文字、比口号更让人洞彻心扉。   四、结语   艺术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合力的结果。艺术理论是对艺术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与界定;而艺术实践是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将理论中的核心精神加以外化。艺术理论的建立为艺术实践提供了发展方向,艺术实践的发展更要推动着艺术理论的不断完善。   注释:   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6.   ②张彦远.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历代名画记[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参考文献:   [1]王洪义.美术研究的两种方法[M].2001.   [2]高占盈.浅谈美术理论研究方法[J].艺术教育,2008(04).   作者简介:   李逸男(1991-),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动画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