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ppt

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十笏园历史 潍县四大家族

十笏园历史 第四课 《红楼梦》中,一个荣国府,一个宁国府,贾门独秀,两府占了一条大街,号称荣宁街。 在历史文化悠久的潍县,也有因官宦门第兴起的街巷,我们新青民校所在的郭宅街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以前的郭宅街是怎么兴盛起来的?在当时都有哪些著名的庞大家族,他们都有什么光辉事迹呢?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潍县四大家族。 潍县衙门坐北朝南,在南北轴线的北端,衙门里松柏参天,大门口有一对两米多高威武的石狮子。在大堂上就能看到衙门大门外,有一座木质结构的牌坊,南面书“戒碑”二字,北面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在封建社会也是注重政府形象的。县衙的左首是城隍庙,右首是关帝庙和孔融词。城里街道多有牌坊,都是官宦之家。 注释: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你有你的俸禄可以收取,(还要)去搜刮民脂民膏,天底下的百姓是好欺负的,(但)上天的神明是不可欺负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知祥称帝后,为了酬谢昔日患难与共一同打江山的将相大臣,给他们诸多宽厚的待遇。然而这些官吏借此机会肆无忌惮地害民虐庶,搜刮民脂民膏。孟昶继位后,为整饬吏治,于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亲撰《颁令箴》24句: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以此诫谕地方官要爱护百姓,不做贪官污吏。   宋灭蜀后,宋太宗鉴于前后蜀政治腐败、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将《颁令箴》缩写为4句16字: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又把诗人黄庭坚书写的这一祖训,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警示长官坐堂理事北向的铭文16字,即抬头可见,以提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潍县郭家,在潍县,竟也是本家望族占了一条长街:郭宅街。郭宅气象,卓尔不群。即此郭宅,明清两代,前后出8个进士:明代的郭尚友,清代的郭梦龄、郭梦惠、郭熊飞、郭圲、郭璋、郭恩赓、郭育才。举人出了29人,秀才出了200多人。郭家8位进士,郭尚友仕至明代户部尚书。 清代郭家第一代,堂兄弟三人,都位高爵显。长兄郭梦龄,为清道光三年(公元1822年)进士,出任顺天香和县知县,累官至山西布政使,曾署山西巡抚。其堂弟郭梦惠为咸丰三年(公元1852年)进士,出任翰林院纂修,戊午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其弟郭梦星为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8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 郭家第二代,郭梦龄之长子郭襄之,为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6年)举人,仕至甘肃西宁府知府。其弟郭杭之、郭薰之,一为知府,一为知县。 郭家第三代,郭薰之之子郭恩赓,为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7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其后人郭味蕖为现代画家。 “翰林院安陈氏家”,潍县陈家,当此无愧。清承明制,京城有“翰林院”之设。这个翰林院,颇像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一个人文俊彦的“智库”。凡殿试中状元的,初步安排是翰林院修撰;凡中进士的,初始安排翰林院编修。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的,叫“点翰林”。 而潍县陈官俊,在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陈官俊之子陈介祺,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7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陈介祺的弟弟陈介猷,在咸丰二年(公元1851年)朝考翰林院庶吉士。这样,祖居潍县城里北门大街南首路东的陈氏祖宅,先后出了三个翰林。所以潍县乡亲,不无自豪地说,“北京城的翰林院,简直像安到潍县陈宅来了。”(位在增福堂街的陈宅,是陈官俊父子从北门大街迁出后所建新宅,因陈官俊官至协办大学士,故潍县老乡称其宅为“相府”)尚存万印楼旧址。 西门里张家,俗称“总督府”。莫可小觑,“张氏一门四进士”。第一代,张翔(1782—1854),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进士,初任直隶省献县知县,后授河间府知府,广平府知府。 第二代,张兆栋(1821—1887),张翔之侄。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7年)进士,初仕陕西凤翔府知府,接任四川按察使,后任广东、安徽、江苏布政使,漕运总督,广东巡抚,署两广总督。张兆楷(1825—1879),张兆栋之弟。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进士,出任江南兴化县知县。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