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宝塔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pdfVIP

三峡库区宝塔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宝塔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pdf

第46卷 第9期 人 民 长 江 Vo1.46.No.9 2015年 5月 Yangtze River May, 2015 文章编号 :1001—4179(2015)09—0046—05 三峡库区宝塔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李 华 章 ,邓 清 禄2,文 宝 萍 ,章 广 成2 (1.遵义师范学院 工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3.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宝塔坪滑坡是三峡库区现有成因复杂的巨型老滑坡之一,长期以来 ,工程界对其形成机制一直有着不同 的认识。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对勘察资料 的深入分析 ,基于滑坡形态和结构特征 ,进一步探讨 了宝塔坪滑 坡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研 究发现 :滑坡发育受控于巴东组三段泥灰岩 内部及其与二段泥岩之 间的层 间错 动带、坡体后部卸荷裂隙带和长江下切提供 的高陡临空面。根据 巴东组 四段紫红色泥岩在滑坡 区不同高程 的 分布和滑坡结构分析,滑坡形成及演化具有典型 “多期活动,逐级牵引”模式。该滑坡共分 3期活动历史,地 质力学模式均为 “临空面形成 一卸荷裂隙带发育一泥化 的层 间错动带塑流沉陷 一蠕滑拉裂 一滑面贯通”。每 期活动牵引后部坡体变形,进而重复前一期的变形破坏过程 。 关 键 词 :卸荷裂隙带;层间错动带;牵引式;多期性 ;宝塔坪滑坡 ;三峡库区 中图法分类号 :P64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5.09.011 重庆奉节县宝塔坪位于长江北岸一级支流梅溪河 形态实为隐伏岩溶塌陷 ;张加桂提 出宝塔坪滑坡由 河 口东部宽阔地带。1995年奉节县新城选址时,曾有 5处结构复杂的小型滑坡组成 ,从泥灰岩的变形机理 以宝塔坪为中心的 “草堂 一梅溪河方案”,勘察后提交 出发 ,认为该滑坡 由岩溶溶浊作 用形成 ;祁 生文 、伍 的迁建城镇新址地质论证 报告认为 ,场地 内发育老滑 法权等提出该滑坡具有压致拉裂 、差异卸荷 、重力蠕变 坡 ,即宝塔坪滑坡 ,从而否定了该处的建城方案。因当 一 滑移 一倾倒和结构沉陷复合 的破坏模式 J。这些 地土地资源非常紧缺 ,同年当地政府决定在海拔 182 分歧或不同认识 ,一则说明该滑坡的复杂性 ,二则反映 ~ 275m之间的宝塔坪进行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施工 出再论其滑坡形成机理的必要性。笔者在对宝塔坪滑 开挖过程中发现 ,该小区工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 ,宝塔 坡及其周边地 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深入调查 的基础 坪滑坡及其成因问题再次被学术界关注,并引发 了颇 上 ,基于滑坡形态和结构特征 ,探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 多争议 。 和演化过程 。 自宝塔坪滑坡被确认 以来 ,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及 l 地质背景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 了研究,但是对其成 因 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比较有代表性 的观点包 宝塔坪所在 区域 属于扬子准地 台之次级构造单 括 :崔政权等认为该滑坡为 “坠覆体”式斜坡 ;田陵 元—— 四川台坳与上扬子 台褶带 (亦称八面山台褶 君等从地貌学角度认为 ,滑坡是在河 口冲积物的基础 带)、大 巴山台缘褶带二级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 。 上发育形成 ;地质矿产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 构造以褶皱为主 ,断裂较少且规模小 ,但层间错动带及 计院西南分院则从地质构造角度将此滑坡解释为在构 泥化夹层非常发育,在巴东组第三段内部及其与第二 造破碎带的基础上发育形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