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doc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概说 民族主义概说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中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1840年以后,中国在文化领域也经受了一场重大变革,许多西方概念、名词和学术理论蜂拥而至,“民族”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古汉语中的“民”一般泛指“老百姓”,而“族”则指的是一个有机的群体,但民族一词的使用时在19世纪末,大多数使用“民族”一词的人是抱着政治理想而使用“民族”一词的,20世纪初,带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才被普遍使用。 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通过共同语言、心理、经济等因素结成的长期的共同命运而产生的某种自发而模糊的的认同感,并逐渐在意识层面融成一个活跃而自觉的共同清醒认同。一般而言,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热爱与忠诚,对民族统一、独立和强大即生存与发展的追求和理想。民族主义,最初是起源于西欧的一股社会思潮,是作为拿破仑大规模征服欧洲战争在政治思想上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关于民族主义宏观通论性研究的著作,主要代表有唐文权的《觉醒与迷雾—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近代着眼,主要从历史纵向上论述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化,在横向上,以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主义三方面来检讨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国共两党对民族主义这样意识形态的利用和结果。 谈到民族主义的分类,从民族主义的分类着眼,萧功秦认为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与西方由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而成的民族主义不同,中国的民族主义产生与发展与民族面临的存亡危机所作出的反应有着莫大的关系,应属于“应激—自卫型”民族主义。⑤(⑤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一一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姜义华则将20世纪的中国民族主义分为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及经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清末民初、“五四”时期、“九一八”到抗日战争结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不同的特征,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巨大。④(④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7年。)“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有过三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次高潮始于九一八事变,在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达到顶点。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直接针对日本军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J].近代史研究,1987,(5).) 另外,民族主义的强弱与外界的刺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民族遭受外敌入侵时,民族意识可能会因外界的刺激而极度膨胀达到动员整个民族反抗侵略的最高值,也就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它表现为强烈的救亡意识、忧患意识和一系列反抗侵略的活动。综上所述,对民族主义的研究,一般研究都注重其外在的表现,着重讨论其抵抗外辱、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等方面,而对国家民族文化的复兴、对国民性的唤醒等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连的因素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中心考察,主要从民族复兴的问题上进行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复兴思潮 1、费希特民族主义理论。 费希特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其民族主义思想经过梁启超的最初传入中国以及张君劢等的系统介绍,已经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有所普及的一方面,费希特提出民族主义思想时德国的处境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处境十分相似,而费希特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当时中国知识界对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解也相当一致;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思想界更担忧的是中华民族缺乏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因此,“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费希特及其民族主义思想开始了热情关注与研究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费希特爱国主义思想契合了中国学者探寻民族复兴之路,确立民族复兴之志,掀起民族复兴思潮的现实需要。 费氏阐述了这样的民族主义思想:第一,力陈德意志民族的独特性与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认为只有德意志民族保存着与生俱来的良好品性,诸如正直、忠诚、坚毅、质朴,只有德意志民族才具有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德意志民族能够实现自我复兴。第二,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反省,要实现德意志的复兴,就必须培养起一种新道德,摈弃自私自利之心,形成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第三,复兴德意志的唯一途径一一国民教育,提倡一种新教育,他希望通过新教育培养起国民的爱国心、建设祖国的责任心。梁志学认为费希特的新教育的精神实质在于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也就是说,它既是世界公民的,同时也是德意志的。 “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才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最早系统地介绍费氏之民族主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