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x

2018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高考全国卷Ⅱ·原文见第一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答案: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答案: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2.(高考全国卷Ⅰ·原文见第一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会”“遣”“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答案: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答案: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3.(山东卷·原文第一节)把加横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甫)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实词:“复”,又;“故”,原来的。注意词类活用:“师”,名词作状语,像侍奉老师一样。注意全句的文意,省略的成分要补出来。每一个分句1分,没补出主语扣1分。答案: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实词:“数”,屡次;“干”,求取,引申为“求见”。虚词“以”,凭借。“见”表被动。第一个分句2分,第二个分句1分。答案: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实词:“咎”,责备;“讥”,讥讽。第一个分句1分,第二个分句2分。答案: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4.(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 学 射 矣 始 也 心 志 于 中 目 存 乎 鹄 手 往 从 之 十 发 而 九 失 其 一 中 者 幸 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 法 不 修 一 病 随 之 病 尽 而 法 完 则 心 不 期 中 目 不 存 鹄 十 发 十 中 矣。(取材于苏轼《仁说》)答案: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参考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人就像学射箭,发箭而射不中,就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我曾经学过射箭,刚开始的时候一心想射中,眼睛看着靶子,手顺着方向射去,十发九不中,射中的一箭,也是由于侥幸。有位善射箭的人教我从自身找原因,握稳机关,双脚合乎规矩,四肢和身体的每个关节,都要有一定的章法。一个姿势做不好,就会有一种毛病随之而来。所有的毛病都改掉了,章法也就学完备了。这时就是心里并不想着射中,眼睛没有看着靶子,也会十发十中。5.(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