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经典习题: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经典习题: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经典习题: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年北京海淀期中)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C 1.C 解析:提取关键信息“中枢权力机构变迁”和“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属于中枢机构,故A项错误;中书门下到内阁并未体现“放大、外迁”,故B项错误;中外朝到三省六部正体现了题干的信息,故C项正确;南书房到军机处是一个机构的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年四川绵阳一模)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唯上 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2.B 解析:“以官举士、择优选拔”与汉代察举制有关,故A错;“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性,故B项正确;科举制注重考试成绩,不是“品德唯上”,故C项错误;隋唐科举制并不是自由报名,有一定限制的,故D项错误。 B 3.(2015届云南弥勒一模)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A 3.A 解析:从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科举制实行以后,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各阶层都有了入仕为官的机会,这就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树立了新的价值取向,即“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故A项正确。 4.某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查阅到一部文献名为《钦定台规》,其部分目录见下图。该学者的研究方向最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监察制 D.宗法制度 4.C 解析:从图片中“纠弹”“考核”“监视”等信息可知是监察制的内容,故选C项。 C 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5.B 解析: 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B项。 B 6.(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D 6.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唐朝开元年间以来,朝廷要求诸王“皆居京师”;支庶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于外”“守郡掌兵,为国宣力”,从而加强对宗室诸王的控制,防止其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故D项正确。 7.(2015年广东肇庆一模)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A 7.A 解析:秦代郡县长官权力较大,而宋代地方事权分化,权力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强化,故A项正确; 君主专制主要是处理中央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地方行政区划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地方事权分化,表明地方实权削弱,故C项错误;地方分权的威胁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 8.(2015年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据《明神宗实录》载,“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注:即六部)之职掌,终以取祸。”下面有关明朝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阁臣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权 B.阁臣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权 C.六部实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但没有法定决策权 D 8.D 解析:内阁大臣没有宰相之名,故A项错误;内阁大臣也没有宰相之权,故B项错误;六部直属于皇帝,故C项错误;内阁大臣为皇帝顾问,没有决策权,故D项正确。 9.《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