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意志与后现代无痛德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良意志与后现代无痛德育

善良意志与后现代无痛德育 范兆雄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康德提出善良意志,力图揭示对一切有理性的东西都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存在。在现代情境中,德育即学习知识——各种伦理规范,作为存在的善良意志其德育价值被人们所忽视。在后现代情境里,人们在对现代德育的批评声中,再次审视善良意志,发现它已然成为后现代无痛德育的“气脉”,无形地神游于道德理性和德育实践。善良意志乃现代道德理论之花,后现代无痛德育之果。 关键词:善良意志;后现代;无痛德育 Good Will and No-pai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ost-modern Times Fan Zhaoxiong (school of edcational science,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48) Abstact: Kant proposes the term of good will in order to show a general meaning exist to any rationalitic things. In modern situation, Moral education means to learn knowledge that is every ethic norm, and the value of good will as an exist is egnored by people. In post-modern situation, the people look closely good will, which magically dissociates imperceptibly both moral rationality and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once again in criticizing modern moral education, and discovery that it has been become a pluse of no-pai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ost-modern times. Good will is the flower of modern moral theory, the fruit of no-pai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ost-modern times. Key words: Good will; Postmodern; No-pain of moral edcation 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因曾射杀一位翻墙而过的青年,受到审判,获罪三年半,且不予假释。亨里奇的律师称,卫兵仅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但法官西奥多·赛德尔认为,“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亨里奇作为警察,执行命令开枪,是出于无奈,而作为人,他应把尊重生命放在第一位,主动承担良心义务,有意将枪口抬高一厘米,射不准。 这个20世纪90年代判的案子,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征,可以作为后现代德育案例编入教材。它隐含的道德逻辑为:不管是对现代道德的反叛还是继承都是主体的道德自为,因此,道德评价的标尺应是主体的行为动机——作为完全责任的善良意志,而不是社会固有的道德规范或法律。如果按现代道德标准,射杀应被视为惩罚叛逃者的执法行为,会受到嘉奖。案例中,法官主张卫兵为尊重生命,应在执行命令的同时故意失误,自己主动承担较轻的责罚,而将保护生命作为最高的道德使命,这是对现代严格遵守社会通行的道德律令的“无痛”反叛,是后现代式的道德自觉,但推究实质,判案奉行的是遵循善良意志的现代道德理念——要求行为者主动承担良心义务,是康德的现代道德理论的实践。 一 康德将善良意志作为其道德形而上学的核心,清理了苏格拉底称道的智慧和亚里斯多德赞扬的正义、勇敢、果断等品质,将智慧、品质剔除出道德王国,他认为不能因实践主体的智慧和合标准的品质而决定对它的道德评价。康德的善良意志的理论还将边沁等的功利主义思想中的幸福及其效果论观点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认为幸运和不幸、快乐和痛苦都不能作为善恶判断的标准。善良意志是不以行为的效果作为判断标准的,“行为的成立必须本于职责,本于对法则的敬重,而不本于对行为效果所有的喜爱和偏好。”若行为只是合于法则,而非本于法则,就是不道德的。善良意志的普遍法则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行为主体需要对事实进行逻辑推论,然后采取行动。康德告戒人们,“你的行动,应该把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为普遍的自然规律。”即行动应该符合自然本质,人的类的自然本质是对自己和对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