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北县水利工作概况
张北县水利工作概况一、基本县情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海拔平均1400米,最低处是安固里淖1300米,最高处是桦皮岭2128米。全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境域东西109公里,南北67公里,县境地形呈高原丘陵景观,大致分为东南坝头区、西部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三个类型,现有耕地166万亩、草地159万亩、林地151万亩。共辖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1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万人。张北县地处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气温低,无霜期短。张北县年平均气温3.6℃,年均最高气温10.1℃,年均最低气温-2.2℃。1月为最冷月,月均气温-14.6℃;7月为最热月,月均气温19.2℃。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34.8℃。稳定冻结日期11月12日,最大冻土深度220厘米。年均无霜期107天,最长119天,最短81天。降水量少,风多风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83.8 毫米,最多548.6毫米(1978年),最少245.2毫米(1997年)。其中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年均风速4.6米/秒,大风主要集中在春季,年均28.1天,占全年大风日的44.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高纬度,云量少,日照长。年均日照时数2907.9小时。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时数的65%(日照百分率)。平均蒸发量1655.1mm。白天高温持续时间短、升温慢,夜间低温持续时间长、降温快,造成昼夜温差大。二、水资源基本情况1.水资源情况。全县水资源总量20252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5439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7400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2587万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4810万立方米,没有境外地表水补充。2.地下水位情况。全县地下水位观测井41眼,2016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1.46m。3.河流情况。张北县有河流25条,总长793公里,占地面积24000多亩,流域面积3825.98平方公里,较大的河流有13条,均属内陆河,大部分河流源于坝头山区,多呈南北、东西走向。水源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部分河流汇聚山间泉水溪流,在流程中又渗漏或被蒸发掉,成为季节性河流。张北县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较大的河流主要是安固里河,该河起源张北镇西号村附近,止于黄盖淖水库,长约22.7公里,宽47.7米,流域面积863.9平方公里。由于连年干旱,降水稀少,该河由过去的长年河变为季节性河流。4.淖泊情况。历史记载共有淖泊51个,主要以平地淖为主。现绝大部分已彻底干涸,尤以最大的安固里淖,面积约9万亩,正常蓄水量1.2亿立方米,水面7.14万亩,水深4米。于2004年8月彻底干涸。5.水库情况。张北县现有水库九座,中型水库一座黄盖淖水库,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4座。水库总库容1.26亿立方米。6.用水情况。张北县2016年用水总量是4743.21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3.5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4454.675万立方米;污水回用245.04万立方米。2016年我县地下水开采量4454.675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474.91万立方米,工业用水217.255万立方米(其中供水公司供45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496万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266.51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038 立方米/万元。2016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6.24万亩,其中膜下滴管17.63万亩、喷灌5.63万亩、管灌12.29万亩、其他0.69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846。三、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效益型水利2011年以来,我县累计争取投资1.69亿元,在全县11个乡镇156个村连续实施节水灌溉面积14.37万亩(其中膜下滴灌12万亩、喷灌1.37万亩、管灌1万亩),到2016年底,全县水浇地面积36.2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55万亩(膜下滴灌17.63万亩、喷灌5.63万亩、管灌12.2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全县水浇地面积的96.2%。在节水管理上全面推广普及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综合收费、阶梯计价、协会管理、设立基金、普惠于民”为核心的高效节水新机制,率先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农田灌溉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区农田灌溉机井,全部配置远程用水监控设施和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全县布设地下水位监测井41眼,实时、准确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基本上实现了宏观上总量控制和微观上定额管理。通过各项节水举措的统筹推进,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互利共赢。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发展民生水利我县连续多年持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截止到目前,累计争取资金1.52亿元。在全县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40处,受益人口28.1067万人。其中供水规模大于200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