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SD知识3

SSD 知识学习: SSD的基本架构 ???????????? ???? 上图为一款典型的SSD架构图解,各部分的解释如下: ???????操作系统:即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文件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如WINDOWS上常见的NTFS,FAT32等。 ???????底层驱动:就是驱动程序,没有它,硬件是无法和软件交流的。 ???????ATA接口:ATA数据通道接口标准。(这部分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外置缓存:目前很多SSD都带了一定容量的DRAM作为缓存的。缓存里面可以存放用户数据,也可以存放映射表之类的数据。 ???????NAND控制器(此处即SSD主控),它包含: ???????A.主机接口:用于和主机交流,控制数据传输的部分。 ???????B.FTL闪存转换层:内部包含许多模块,例如坏块管理,磨损平衡,ECC纠错,交叉读写算法和最主要的逻辑物理地址转换功能,请参考相关的章节。 ???????C.NAND接口:主控和闪存交流,控制数据传输的部分。 ???????Legacy/ONFI/Toggly:闪存数据通道接口标准。(这部分后面会详细介绍) ???????NAND闪存:我们平日看到的SLC,MLC闪存颗粒。 大家应已发现,SSD的硬件架构并不复杂,各种SSD产品的差异表现,主要都是由软件部分(即FTL)的影响而造成。 ???? ?????? ???? ??,因此它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比HDD快得多。 ?????? ???? ???????上图很清楚的说明了,传统HDD在传输数据时,主要的传输时间都花费到机械部件运动上,而SSD由于没有这些部件,自然可以节省大量的传输时间。 ???????SSD性能表现优于HDD的原因正如上面所说,由于没有机械部件,当需要存取不同位置的数据时,不会因为机械部件的运动而浪费时间,而且由于SSD内部使用了类似磁盘阵列的技术让数据分布于各个闪存颗粒上面,因此SSD某些方面的性能可达到HDD的数十甚至数百倍。 ???????用具体表现来说,测试软件中主流SSD的随机读写速度可达到20M/s及50M/s以上,而HDD的速度一般则只有个位数。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很容易能察觉到SSD让系统启动、程序运行、文件打开保存等操作的速度都会明显改善。随机读写性能对这些操作有明显影响的原因在于:这些最常用的操作所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大多尺寸都在1MB以下,而且在硬盘内是随机分布的,因此SSD的高随机读写性能相对于HDD来说,优势就极为明显了。 ???????虽然SSD性能相比HDD要优秀得多,但目前大容量的SSD价格对于绝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仍不容易接受,而且要追上HDD的容量优势,也不容易做到。不过若我们能好好利用SSD和HDD各自在性能和容量方面的优势来互相搭配,那就一定可以让它们互相取长补短,获得最优越的使用体验。 ???????作为SSD主要元件的NAND闪存,我们经常见到的有SLC和MLC两种,甚至还细分出eSLC和eMLC等等,现在我们谈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SLC全称single-level cell,即单阶存储单元;MLC全称Multi-level cell,即多阶存储单元。因NAND闪存是一种电压元件,因此它以不同的电压范围来代表不同的数据,原理如下面图片所示: ???????????? ???????SLC就是在NAND闪存的每个存储单元里存储1bit的数据,存储的数据代表”0”还是”1”是由基于Vth电压阈值来判定,对于NAND闪存的写入(编程),就是对其充电,使得它的电压超过上图的电压判定点A,存储单元就表示0-已编程,如果没有充电或者电压阈值低于那个A点,就表示1-已擦除。 ???????MLC则是每个存储单元里存储2bit的数据,存储的数据是”00”,”01”,”10”,”11”也是基于电压阈值的判定,当电压没到判定点B时,就代表”11”,当电压在B和C之间,则代表“10”,电压在C和D之间,则表示”01”,而电压达到D以上,则表示”00”。由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MLC相比SLC电压之间的阈值被分成了4份,这样肯定会直接影响性能和稳定性,相对来说,主要受影响的有以下四点: ???????1.相邻的存储单元间会互相干扰,造成电压不稳定而出现bit错误,MLC由于阈值相比SLC更接近,所以出错几率会更大。 ???????2.MLC读写性能降低,写入更达到50%的差距以上,因为需要更精确的充电处理。SLC只有”0”和”1”,,而MLC会有“00”,“01“,”10”,”11” 4个状态,在充电后还要去判断处于哪个状态,速度自然就慢了。 ???????3.如上所说,因为有额外的读写压力,所以功耗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