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 * 第八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2.掌握人际交往的作用; 3.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4.学会增进人际交往,优化人际关系。 内容提要 1.人际关系概述。 2 .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3 .人际交往问题及调适方法。 4 .人际交往的理念与方法。 问题: 1.人能够承受多久孤独? 2.失去交往,你会怎样? 3.人类失去交往,世界将会怎样? 1.“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不是动物就是神。” ——亚里士多德 2.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感觉剥夺实验 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连续三四天后,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阳光、空气、绿地和沃土!” 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是人的本性。人生旅程充满艰辛和坎坷,如果没有人能够与你同甘共苦的话,那你的生活是空虚的。 ——美国企业家亚科卡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内涵 二、人际交往的作用 三、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交往,简称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动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 静态: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情感联系,即通常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人际关系具有社会性,它是社会交往的连接点。 第二,人际关系具有主动性。 第三,人际关系具有情感性。 人际关系状态 图 解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向注意 双向注意 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相互作用水平 低 高 图1: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示意图 二、人际交往的作用 1、信息交流作用 2、心理保健作用 3、人际协调作用 4、强化激励作用 三、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就其特点而言,它有着较一般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独特的一面。 1、平等性 2、纯洁性 3、独立性 4、开放性 讨论:1.失去交往,你会怎样?2.人类失去交往,世界将会怎样?“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1、晕轮效应: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其它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 2、第一印象效应: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 3、刻板效应:把交往对象机械地归入某一类群体中,并把自己对该类群体的习惯化概括加到交往对象身上。 4、投射效应: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 5、角色固着: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 自卑: “无论我是什么样子,我都是可爱的” “当男人忘掉自己长相的时候,就是成熟的开始” 害羞、自责: 没有界限: 太依赖:总是希望自己是小孩 控制欲强:把自己摆在父母的位置,指挥和控制别人。 不会拒绝:不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面具:不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 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二、优化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三、优化人际关系的艺术与方法 四、怎样评价你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影响人际关系建立及其密切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空间邻近性 邻近性因素为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态度的相似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 3、需要的互补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情感的相悦性 5、人格的感召性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积极印象:友谊 消极印象:生厌不快 情感共鸣、心灵相通 感情冲突 二、优化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与人交往的第一个原则 2、真诚、信用原则:真诚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真诚的体现。 3、互助、互利原则:彼此都既有所“施”也有所“爱”,互助是以情感和理智为交流的起点的,通过互助,得到的是身心上的满足,而不仅仅 是物质上的满足。 4、相互沟通原则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