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

PTN技术发展 PTN技术产生的背景 1.1 PTN技术背景分析 适应业务和网络IP化的趋势,业务IP化和承载网IP化的趋势推动运营商的业务转型和网络的转型,传统的SDH/MSTP和WDM技术存在局限性,传送网需要向分组化方向发展,要求传送网具有灵活、高效和低成本的分组传送能力。 满足全业务运营的需求,2008年,我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使2009年成为中国电信业全业务运营的元年,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尝试。全业务运营要求运营商逐步完成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其中网络融合要求实现多业务统一承载。 符合传送网络演进的方向,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是城域网传送发展的方向,目前存在多种技术选择,迫切需要研究PTN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类型。 业务的I P化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E v e r y t h i n g o v e r I P就是所有的业务信号都采用I P的格式。 但是E v e r y t h i n g o v e r I P不等于承载网是一张端到端的I P网络,I P信号承载并不等于全程用I P技术来传送。I P承载网并不是I P传送网,传送网的功能包括调度、汇聚和保护等。I P承载的业务信号还是必须经过传送网的传送P T N是一种能够很好处理I P 和以太网等分组信号的新型传送网,继承了S DH系统的许多优点,例如强大的OAM、 保护和网管功能,另外也吸取了数据网络的优点,重要的一点就是差异化的处理和统计复用功能。对于用户种类繁多的业务,必须具备差异化的处理能力。在数据领域中所使用的VL AN、C o S 、 MP L S E XP和Di f f S e r v等机制,都是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处理。 P TN设备应具有多业务处理能力,能够容纳不同业务,并且映射到具有QoS处理的处理单元。 1.2 现有SDH/MSTP的局限性分析 SDH主要缺点在于是为传输TDM信息而设计的。该技术缺少处理基于TDM技术的传统语音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所需的功能,不适合于传送TDM以外的ATM和以太网业务。每个MSTP设备的以太网处理板卡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MAC地址查询,随着环路上的节点增加,查询MAC地址表速度下降,处理性能明显下降。对数据业务的传输采用PPP或ML-PPP映射的方式,映射效率低,造成较大的带宽浪费,在传输视频业务时这种带宽的浪费尤其严重。不能对基于以太网的用户提供多等级具有质量保障的服务,服务类型属于面向非连接,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障。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PT作为传送网满足下一代网络分组传送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关注的是TMPLS和PBT技术,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PBT技术则是关闭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STP功能,以太网的转发表完全由管理平面(将来控制平面)进行控制。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使得以太网业务具有连接性,以便实现保护倒换、OAM、QoS、流量工程等传送网络的功能。PBT技术的缺点是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标准化的程度较低。未来分组传送网的技术拟在城域的汇聚和接入层开始应用,同时还取决于产品化、实用化的程度和如何适应网络的应用。 –TE)。为了将以太网技术用于运营商网络,对以太网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从而产生了P B T技术。PBT采用可管理和具有保护能力的点到点连接以满足运营商对传送网的需求。采用网管系统而不是STP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置,使得网络变得简单而易于管理。PBT建立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基于现有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这使得P BT具有以太网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和低成本特性。 P B T 基于MA C i n MA C 封装方式,根据“ B -V I D + B -M AC ” 进行数据转发,V 1 D 用来识别两点之间的特定通道,不具有全局惟一性,可以有效地扩展用户和运营商的地址空间。P B T 主要特征是关闭了MA C 地址学习、 广播、生成树协议等传统以太网功能,从而避免广播包的泛滥。P B T 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置,并可以实现快速保护 倒换、O A M、Q o S 、流量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