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的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制品的分类

乳制品分类 二、 相关概念和指标区别 1、纯酸牛乳: 以全部牛乳,巴氏杀菌分装后,经发酵制成的产品(指标见原培训资料) 2、调味酸牛奶: 以奶或复原乳为原料,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经发酵而制成的产品,添加糖、调味剂等辅料的产品称为调味酸牛乳。添加天然果料等辅料的产品称为果料酸牛乳(指标见原培训资料) 3、果料酸牛乳:同上,(指标见原培训资料) 4、巴氏杀菌乳:只限于原料乳经巴氏杀菌产品,可以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剂或辅料(如糖类、果汁类)添加辅料的产品属于调制乳。 5、灭菌乳 A、 杀菌乳: 一般只杀菌乳中致病菌而残留一定量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 B、 灭菌: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繁殖体、病原体、非病原体、芽胞)的操作,灭菌乳在密闭容器内可以存放3~6个月。 C、 商业无菌: 罐藏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也不含在常温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微生物的状态。 6、乳酸菌饮料(见原培训资料) 7、 调味奶: 以牛乳(或羊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调味剂,经巴氏杀菌或灭菌制成的液体乳制品。分为甜奶、可可奶、咖啡奶、果味奶、果汁奶等。(含蛋白质2.3%) 8、 AD钙奶:以牛乳(或羊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维生素A和(或)D 和(或)食用钙盐及其他营养强化剂,经巴氏杀菌或灭菌制成的液体乳制品。(指纯奶中加入) 9、 豆奶和豆乳饮料(见原培训资料) 10、椰子汁(见原培训资料) 11、 核桃乳(见原培训资料) 12、 杏仁露(见原培训资料) 13、 花生奶(见原培训资料) 14、 植物蛋白质(见原培训资料) 15、 含乳饮料(见原培训资料) 16、纯牛奶:以牛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相当于100%纯牛乳),[蛋白质≧2.9%、脂肪3.1≧%],一般采用超高瞬时灭菌,然后无菌包装。 17、甜牛奶:以牛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糖、甜味剂、风味剂、香精等辅料[蛋白质≧1%、(牛乳≧35%)、蛋白质≥1.5%、 蛋白质≥2.3%],一般采用超高温度瞬时灭菌,然后无菌包装;或采用二次灭菌,塑料瓶包装品多。 18、调配型酸奶(果奶):以牛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柠檬酸等酸味剂、糖、甜味剂、防腐剂、香精等辅料[蛋白质≥1.0%或蛋白质≥0.7%],一般采用巴氏灭菌。分为果味酸奶,果汁酸奶。 19、活性乳酸菌饮料: 以发酵乳为原料,添加糖、酸、果汁、调味剂等辅料,采取低温加工工艺,保留菌活性,不杀菌。(又称活性乳) 20、非活性乳酸菌饮料: 以发酵乳为原料,添加糖、酸、果汁、调味剂等辅料,采取二次灭菌工艺,产品中无活性菌。(又称杀菌乳) 可可奶:在纯牛奶或甜牛奶中,添加1%左右的可可粉(碱化可可粉、中性、细度为200目),添加辅料,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然后无菌包装,或采用二次灭菌。 高钙奶: 在纯牛奶或甜牛奶中,添加一定量钙盐(难溶性钙盐),使产品中Ca含量≥150㎎/100克。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然后无菌包装,或采用二次灭菌。 三、豆奶的生产工艺 1、大豆含蛋白一般在40%左右,是瘦肉的2倍多,其中大豆球蛋白占大豆蛋白的80—90%,其中等电点为PH5.0,其它的在PH3.9—4.0左右,极少在PH6.8—7.0。大豆蛋白也容易被Ca2+、Mg2+等中和而沉淀。 2、大豆中有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凝血素、肠胃产气因素等,因而生豆奶不能喝,容易出现胀气、消化不良等情况。 3、 选豆:粒大皮薄、粒重饱满、无烂豆。 4、脱皮放在浸泡之前较好,可减少豆奶污染,缩短酶钝化时间,但大豆脱皮没有在浸泡好之后脱皮率高,有浪费现象。 5、灭酶: 干豆在98℃热水浸泡3分钟以上,钝化脂肪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在84℃以上很快失活,其随温度上升而失活速度加快。) 6、 浸泡: 时间在6—16小时,随温度而定,30℃,6小时;25℃,8小时;20℃,12小时;15℃以下,14—16小时。要使豆瓣浸泡无硬心,呈乳白色,大豆吸水量1.1—1.2,所以浸水量为大豆的2.5—3倍。 7、 浸泡条件: 调PH值在PH 7.5—8.0,便于蛋白质溶出。浸泡时间长有利于提高溶出率,但适度浸泡会使大豆自身呼吸,并受微生物和酸的影响而发酵。中途需换水2—3次。 8、 浸泡好的大豆放入有斜度的去杂槽中,去杂槽底部有等距呈弧状的凹槽,泡涨的大豆满水顺坡溜下,夹杂的砂石注入凹斗内。 9、 磨浆: 用7倍的85℃ 热水调PH值7磨豆,多磨几次。 10、过滤:(离心机)150目以上。 11、 煮浆: 90℃以上煮3—5分钟。 12、 脱气 13、 调配 14、 均质①20Mpa ②35—40Mpa 。减少颗粒直径,从而减慢沉降速度。 15、 灌封 23、 杀菌:15min—20min —15 min, 冷却时需加反压。 反压杂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