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10章尿的生成与排出1
第九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丁启龙 副教授 生理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 实验F楼215室 Dqlcpu@163.com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肾单位(nephron):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00万个。 肾单位 集合管、乳头管 (一)肾小体的结构 肾小球+肾小囊 肾小球:肾A-入球小A-毛细血管球-出球小A 肾小囊:脏层+壁层及之间的肾小囊腔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结构 —30-50mm长,单层上皮细胞。 近曲小管:连接肾小囊 盘曲在肾小球周围 单层立方上皮-微绒毛 髓袢降支和升支:U形 三段 扁平和立方上皮 远曲小管: 短;盘缠在肾小体附近 单层立方上皮 集合管:从皮质走向髓质 多个肾单位远曲小管相连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 Na+、Cl-和水的重吸收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最主要的活动; 其它溶质的重吸收直接或间接与Na+的重吸收有关; 基底膜上的Na+-K+泵在Na+的重吸收中起关键作用。 (1)Na+主动过程 Cl-的重吸收 ●机制: a.由于Na+主动重吸收,管内外电位差↑(管内-4mV), Cl-顺电位差被动重吸收 b. Cl-顺浓度差(小管液中高1.2-1.4倍)经紧密连接处(称细胞旁路途径)进入细胞间隙。 c.基侧膜上的K+-Cl-同向转运机制进入细胞间隙,再被吸收入血。 ●特点: 除髓袢升支粗段外,其余皆为被动重吸收。 H2O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途径:①细胞旁路; ②H2O通道。 (2)HCO3-的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分泌↑→重吸收HCO3-↑); HCO3-的重吸收80-85%,优先于Cl-; 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3)K+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其余在其后各段被完全重吸收。 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K+重吸收是主动重吸收(尚不清楚)。 (4mol/L) (150mol/L) ∴是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的。 ∵ [K+]管内∶ [K+]胞内=1∶40, 管内电位负(-4mV),管周电位高 (4)葡萄糖的重吸收 在近球小管被全部重吸收(主要在近曲小管)。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 重吸收机制: a.继发主动转运 b.与Na+协同转运 葡萄糖 小管上皮细胞内 K+ Na+ ○ 管周膜泵 载体 Na+-glucose symport 葡萄糖 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160~180mg%(8.9~10.1mmol/L)。 ▲葡萄糖吸收(或转运)极限量(TmG):当全部近曲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达到极限,尿中的糖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时的血糖浓度。 正常值:男性为375mg(2.68mmol)/min/1.73m2, 女性为300mg(1.67mmol)/min/1.73m2。 内容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第四节 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第五节 血 浆 清 除 率 第六节 尿 的 排 放 肾脏功能: 排出集体的大部分代谢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并维持体液渗透压的稳态; 调节酸碱平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球小管 髓袢细段 远球小管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曲小管 袢降粗段 近曲小管 袢降细段 肾单位 功能: 重吸收 重吸收与尿浓缩 重吸收 重吸收与分泌 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数 量 多(85-90%) A口径 少(10-15%) 体 积 较大 较小 A入: A出= 2:1 A入≤ A出 A出后的毛细血管 袢长度 分布于皮质部 的肾小管周围 还形成U形 的直小血管 肾素含量 短 长 多 少 Cortical nephron Juxtamedullary nephron (三)近球小体 1.颗粒细胞:入球A中层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内含分泌颗粒(肾素) 2.系膜细胞:入球A和出球A间。分泌细胞因子和吞噬。 3. 致密斑:入球A与远曲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