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烤烟氮代谢的影响.pdf

48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烤烟氮代谢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8.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烤烟氮代谢的影响* 1 2 3 1 1 王军 韦建玉 黎晓锋 陈永明 邱妙文 (1.广东省南雄烟草研究所,2.广西中烟工业公司,3.广西大学农学院) 摘 要 研究了不同比例形态氮素配施对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含氮物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南方烟区随着铵态氮施用比例增加烟株生长发育各期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成上升趋势,但 全部以铵态氮为氮源反而下降;在烟株生育各期:NR活性并非随着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而增强,GS活性则 有随着硝态氮施用比例的增加活性增强;GHD活性在烟株旺长后期以75%硝态氮和25%铵态氮配施活性最强, 但是二者各占 50%配施在旺长后期 GDH 活性下降最快;烟株生长发育期内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主要氮代谢 物质的相关性均不能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不同形态氮素 烤烟 氮代谢 氮素是植物的生命元素,也是限制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质量的首要因素[1,2]。 它是烟草中蛋白质、核酸、磷脂、烟碱、叶绿素等成分的组成部分,其中的蛋白质、烟碱对 烟叶香气的组成、吸味及刺激性均有重要作用[3]。与其他植物相比,作为喜硝作物的烟草 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态氮和铵态氮[4,5]。关于这两种形态的氮素对烤烟生理及产 质量的影响,前人做了许多研究:William A court 等 1986 年研究表明,随着 NH4+用量的 增加,烤烟的产量、产值、还原糖含量都增加,有机酸、酚类物质、总氮、生物碱的含量减 少。而对色素、脂肪酸、成熟度却没有影响[6]。我国的曹一雄 1987年研究指出,施用不同 比例的 NH4+和 NO3-对烟叶产量、等级指数、化学成分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7],曹志洪、李 智勇 1991 年研究均表明,硝态氮处理的烟叶,单叶重、产量、上等烟的比例及产值比施用 100%铵态氮的处理有好的趋势[8、9],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 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所造成的[10]。本文就我国南方烟区的气候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 烤烟生长过程中氮代谢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供试烤烟(Nicotiana tobacum)品种为 K326,购自中烟南方育种中心(云 南玉溪)。 1.2试验设计:试验安排在广西大学试验农场,土壤肥力中等。试验设 5个处理 T1、T2、 T3、T4、T5 分别为 NH +-N: NO -N=100:0、75:25、50:50、25:75、0:100,所用肥料为:硫 4 3 酸铵、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钾、普钙。每处理 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 18m2,随机区组排列。 各处理施纯氮 6kg/667.67m2,N:P O :KO=1:2:3,各种肥料全部一次基施,50%中心花开放 2 5 2 打顶,其他管理按优质烟栽培模式管理。 1.3取样方法 各小区在移栽后第 40d 开始取样测定烟株自上而下第 5~6 片完全展开叶(功能叶)生 理生化指标,每 10d 调查取样一次。全部数据均用 Excel和 SPSS13.0中 Univariate软件包 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用 LSD 法,大写英文字母标注为 0.01 水平,小写英文字母标注为 0.05水平,用 sigmaplot9.0作图。 1.4测定方法 硝酸还原酶(NR)活性按张志良[11]方法测定,以每小时每克鲜重产生的 NO2-的量表示 酶活力。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按汤章城[12]方法测定,以 30min内产生的γ─谷氨酰基异 羟肟酸与铁络合物在 540nm 处吸光度值大小来表示酶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测定按 黄维南方法略有改动,以 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值变化为酶活力单位。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 斯亮兰法[12],铵离子测定采用奈氏试剂法[12],硝态氮测定采用水杨酸-硫酸法[13] 。以 上指标每样品重复测定 3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