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抗凝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RT抗凝治疗

CRRT的抗凝技术  文章来源:本站源创 发布人:杨向红 发布时间:2010-9-27 20:36:50 CRRT的抗凝技术 近年来血液净化理论和技术日益完臻, 尤其是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清除和吸附大量炎症介质和内毒素等毒性物质、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改善内环境, 营养支持治疗等, 广泛用于临床上各类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是临床上重要的器官支持治疗手段,而保证CBP成功治疗这类危重病的关键在于血液循环回路及滤器的抗凝。危重病患者引起严重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等,同时还伴有凝血激活, 抗纤溶先激活后抑制现象,抗凝血酶III(AT-III)减少, 体内呈高凝状态, 广泛微血栓形成, 以及创伤、术后大出血等, 均可消耗大量血小板, 患者呈极高危出血状态。因此, 临床上行CBP治疗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安全抗凝,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抗凝治疗的目标有两个:(1)尽量减轻滤器膜和血路对凝血系统的激活作用,长时间维持滤器和血路有效性。(2)尽量减少全身出血的发生率,抗凝作用局限在体外循环。一般认为理想的抗凝剂有以下特点:(1)小剂量 ,维持体外循环有效时间长;(2)不影响或改善滤器膜的生物相容性;(3)抗血栓作用强而抗凝作用弱;(4)药物作用时间短抗凝作用局限在滤器内;(5)监测方法简单、方便、最适合床边进行;(6)过量时有拮抗剂;(7)长期使用无严重副作用。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尚没有一种抗凝剂可以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本文根据我们临床的实际经验, 结合一些国际、国内的新观点来综述一下血液滤过的抗凝技术。 一.?肝素抗凝法 对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来说,普通肝素仍是血液滤过的最常用的抗凝方法。肝素是由一组分子量各异的糖蛋白组成, 平均15 000道尔顿, 半衰期0.5~2.0小时, 平均50分钟。在体内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发挥抗凝活性, 可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Ⅹa、Ⅳa、Ⅻa等。肝素抗凝优点是临床经验多,半衰期短,过量可用鱼精蛋白拮抗,临床常用全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WBPTT)、活化凝血时间(ACT)和试管法凝血时(LWCT)来监测,方便简单。缺点:出血发生率高,药代动力学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个体差异大,可通过直接活化或通过免疫介导肝素所致血小板减少(HIT)。 1.?常规肝素化抗凝法:适用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CBP开始前以肝素盐水(2 500IU/L),预冲滤器及管路,闭路循环15~30分钟; 治疗开始前给予首剂肝素2 000~3 000IU(16~ 24mg)或0.3~0.5mg/kg 1次推注;维持给药肝素500~2 000IU/h(4~16mg/h),使ACT较基础值延长80%。 2.?边缘肝素化抗凝法:适用于存在中危出血倾向的患者,CBP开始前以肝素盐水(2 500IU/L),预冲滤器及管路,闭路循环15~30分钟;测基础ACT后,给予首剂量肝素750IU(6mg),3~5分钟后重测ACT值,根据剂量一时间的线性关系追加合适剂量肝素,使ACT较基础值延长40%;治疗过程中,肝素追加量平均600IU/h,调整速度以适应个体差异,保持ACT为基础值的140% 。 3.?体外肝素化抗凝法:适用于存在活动性出血及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肝素盐水(2 500IU/L)冲洗浸泡管道及血滤器30分钟, 生理盐水将管路内肝素排净。CBP开始后由肝素泵持续经动脉端输注肝素, 剂量(mg/h)=0.003×QB×60; QB为血流量(ml/min),从静脉端注入鱼精蛋白,使体内凝血时间基本不变。鱼精蛋白的量根据中和试验,一般为1:1—1:1.5。简便方法首剂肝素2 000IU,追加1 000IU/h,静脉端予鱼精蛋白首剂20mg,追加10mg/h。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鱼精蛋白的半衰期较肝素为短, 且两者的结合并不稳定, 故可发生反跳现象, 甚至引起出血。目前临床多用无肝素法替代之。 二.?低分子肝素抗凝法 低分子肝素(LMWH)为普通肝素经酶解后纯化得到, 分子量为本4 000~6 000道尔顿。由于分子片断明显缩短, 与凝血酶(Ⅱa)的亲和力下降, 故抗凝作用(致出血)减弱, 对凝血时间影响较小,同时与ATⅢ的结合力增强可迅速灭活凝血因子Ⅹa, 从而保留了抗栓活性。适用于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逐渐成为CBP治疗的常用抗凝方法。 低分子肝素首剂静注(抗Ⅹa活性)15-20IU/kg,追加量为5-10IU/kg.h,根据抗Ⅹa活性水平调整剂量,控制抗fXa活性在0.3-0.6IU/ml。低分子抗凝法的优点:个体差异小,诱发血小板减少可能性降低,出血副作用少。缺点:其半衰期较长,约2倍于普通肝素, 鱼精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