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含沙水中水轮机水力优化设计研究。
吴彬1 梁柱1刘小兵2
(1四川试验研究院,成都610072;
2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39)
【摘要】本文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理论分析了水轮机中的沙水运动,建立了含沙河流中水轮机的水力优化设计方
法,并在Windows98和VisualC++6.0的软件环境下对此优化设计进行了软件包开发。
【关键词】沙水水轮机优化设计软件包
1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及其支流在辽阔的大地上构成了庞大的
水利网络,水能资源相当丰富,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
重,许多河流中的泥沙含量成倍增加。其上运行的水轮机由于含沙水流对水轮机的冲刷和磨损,使水轮机
性能恶化,过流表面破坏加剧,检修周期缩短,使用寿命降低,致使水电站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大大
下降‘l,2l。
泥沙磨损不但影响机组的能量特性,而且目前普遍的研究认为泥沙磨损和空蚀是相互促进的。人们都
希望设计出的水轮机同时具有最佳的能量特性和磨蚀性能,因此研究含沙河流中水轮机的泥沙磨损和效率
间的影响关系,含沙河流中水轮机过流部件最佳耐磨蚀能力和最佳效率的优化设计,对设计含沙河流中耐
磨及高性能的水轮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降低水电站机组运行成本,提高含沙河流中运行的水电站的
经济效益,促进水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沙水中水轮机的水力优化设计
本研究从流体动力学(包括多相流动理论)出发,主要研究水轮机心脏部件——舌专轮内部流场中的沙
水运动,包括泥沙磨损机理以及流动特性等。分析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特征参数对效率、磨
损的影响程度并参考比转速相近的现有优秀水轮机流道,合理确定符合含沙水流流动规律的流道。利用现
代技术求解出轴面流场,得出轴面流场流速分布规律,然后进行叶片骨线积分和翼型加厚。利用得到的运
动学参数和流道、叶片几何参数预测水轮机的效率和磨损量,若不满足要求用户,则重新调整初始流道尺
寸重复计算,并比较计算的结果,直至满意为止,以此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最后绘制出转轮叶片木模
图,得到最优转轮叶片。下面主要介绍水轮机转轮水力损失和磨损量的计算。
2.1水轮机转轮损失的计算
水轮机转轮损失的计算,以内部流动计算参数为条件,用当量管道的原理计算各项损失。根据结构布
置形式和水流运动特点,一般认为在转轮中的损失包括沿程摩擦损失^f,进121撞击损失h。,出口扩散损
失^。[卜3|。
在流场计算中,我们得到了转轮流道的几何尺寸、转轮内的流速和水流角,即可进行转轮损失计算,
设本系统在转轮流动计算用了Ⅳ条流线,则在计算此转轮损失的时候,把转轮划分为N一1个子转轮,按
流量权重相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h=hs+玩+也
。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基金编号:05zQ02.6—007)
第一届水力发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第二卷)
酚=c,笔(警)A一丧譬[蒜擎(等)2+笺警(警)2】
九=£薯(等)(一警+衄罐警一irrli后ur)2后乙
¨£善N-I(等)1r2-·)2(-…诺)(丁AQ2i)2笼
以上四式中各参数的意义:
为周向流速系数7c
式确定:
六一219[…A石+(甓)0。9】
co/X,式中∞为通道过水断面面积,x为湿周长度。
下标意义:
1、2一转轮进出口;.厂-摩擦系数;e一扩散损失;G一活动导叶;r—转轮;s一撞击损失。
式中其他各参数均可由流场计算的数据计算出来。
2.2水轮机过流部件磨损量的计算
磨损率由下式进行计算:
E-=c淼呗叭八口,={:::48i以芝::
一般取c=O.5,水轮机材料的维氏硬度VHN根据水轮机的材质而定,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材料
算得到,而颗粒冲角一般在进口边处大于140,而在其他部位一般小于140[1]1。
3软件包的开发
本系统是在对泥沙磨损机理和磨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并吸取了泥沙磨损研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采用二元
理论设计方法,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的经验,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