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docVIP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 罗隽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广西middot;南宁 530001)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动力取向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动力取向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2、6、10周后,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动力取向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动力取向治疗 近年来,抑郁症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抑郁症以药物为主,为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有利于实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动力取向治疗是治疗抑郁症常见方法,是基于费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将整合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为基础建立起的模型,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降低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本文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动力取向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8.6plusmn;13.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7plusmn;1.2)年;已婚54例,未婚16例。本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幻听、记忆减退、妄想症、强迫症状、自杀行为等,全部患者符合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诊断标准[1],均排除肺气肿、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等重大器质性疾病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gt;0.05),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并加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动力取向治疗,具体内容包括:在治疗初期,积极与患者沟通,深入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民族信仰、性格特点等,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掌握其心理变态特点,从患者情绪出发,由患者决定谈话内容,主管医师或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如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解释移情、描述冲突、耐心交流、内心安慰等行动[2],倾听患者内心的声音,由于部分患者存在自杀倾向,接受治疗前应与患者签订不自杀协议,一旦治疗中患者出现自伤行为,应立即停止动力取向治疗,将患者转入住院部进行住院治疗。每一次动力取向治疗应保持在50min以上,每周进行2~4次治疗。待患者抑郁程度减轻时,可以教会患者一些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的措施,指导患者正确排解负面情绪,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交际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3] 采用抑郁量表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作判定,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规定患者实施治疗后痊愈: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ge;75%;显效: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50~75%;有效: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25~50%;无效: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不到25%。临床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times;100%。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6周及10周后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实验数据整理后录入表格,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作描述,组间采用xsup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plusmn;s)作描述,组间采用t检验,在Plt;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患者易产生焦躁、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抑郁症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