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doc

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

襄阳时代释道安的弘化与经典钻研 方广锠 作者方广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第一节 襄阳弘化 襄阳,即今湖北襄樊。是当时东晋在长江中游的重镇。道安决心到东晋来,从一方面讲,道安教团长期颠沛流浪,道安认识到再这样下去,连教团的生存都成为问题,佛法的传播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东晋名士习凿齿来信相邀,大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习凿齿,襄阳人。是当地的名门豪族。“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甚为时人推誉,他自己也自视甚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有“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之句,自比於三国时的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他为人鲠直,东晋的权臣桓温起先很器重他,经常与他商议机要大事。但因桓温有意篡晋,习凿齿坚决反对,由此得罪了桓温,被贬抑。但他不仅不妥协,还特意写了一部《汉晋春秋》,提出曹魏的政权是从汉朝篡夺来的,因此不能算作正统。主张蜀汉继承了东汉的正统,西晋消灭蜀汉,从而取得正统。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鞭笞篡位,警告桓温,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意思。 当道安一行避难来到南阳,东晋的名士们已经得到消息。由于当时道安的名望很高,於是习凿齿特意写了一封信,邀请道安到襄阳来。这封信现在保存在《弘明集》中。全文如下: 兴宁三年(365年)四月五日,凿齿稽首和南。 承应真履,明白内融,慈训兼照,道俗齐荫。宗虚者悟无常之旨,存有者达身外之权。清风藻於中夏,鸾响厉乎八冥。玄味远猷,何劳如之。 弟子闻:天不终朝而雨六合者,弥天之云也;弘渊源以润八极者,四大之流也。彼真无为降而万物赖其泽,此本无心行而高下蒙其润。况哀世降步,愍时而生,资始系於度物,明道存乎练俗。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而可得玉润於一方,冰结於一谷,望閬风而不回仪,损此世而不诲度者哉。 且夫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矣,虽藩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藻悦波涛,下士而已。唯肃祖明皇帝,实天降德,始钦斯道。手画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戒行峻於岩隐,玄祖畅乎无生。大块既唱,万窍怒号,贤哲君子,靡不归宗。日月虽远,光景弥晖;道业之隆,莫盛於今。岂所谓月光道迹,将生真土;灵钵东迁,忽验于兹乎? 又闻三千得道,俱见南阳,明学开士,陶演真言。上考圣达之诲,下测道行之验。深经普往,非斯而谁?怀道迈训,舍兹孰降?是以此方诸僧咸有倾想。目欣金色之瑞,耳迟无上之藏。老幼等愿,道俗同怀。系咏之情,非常言也。 若庆云东徂,摩尼回耀,一蹑七宝之座,暂视明誓之灯,雨甘露於丰草,植旃檀於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於今日,玄波逸响重荡濯於一代矣。 不胜延豫,裁书致心。意之蕴积,曷云能畅? 弟子襄阳习凿齿稽首和南。 习凿齿在信中介绍了东晋的佛教现状,並对道安推崇备至,希望他能够到襄阳来传播佛教,满足老幼、道俗的愿望,使“如来之教复崇於今日,玄波逸响重荡濯於一代”。可以想到,道安僧团在颠簸流浪中得到这样的盛情邀请,一定非常高兴。 约365年底,道安带领徒众来到襄阳。据说习凿齿听说道安到了,十分高兴,马上就去拜访。进门坐下,便自我介绍:“四海习凿齿。”道安应声答道:“弥天释道安”。《晋书》与《高僧传》中都有这一段记载,并称:“时人以为佳对。”就是说,这个回答非常妙,对仗也很工整,為時人欣賞。 有的研究者以为上述记载不可靠。因为习凿齿自我介绍的口气很大,说自己是四海闻名的人物。道安的回答口气就更大,简直是普天皆覆了。习凿齿是个名士,有点名士的狂妄,也就罢了。道安是个高僧,怎么也会这样不谦虚呢?他们认为,大概在习凿齿给道安的信中有“天不终朝而雨六合者,弥天之云也”这样一句,所以后人编造出这样的故事。其实,我认为上述记载还是可靠的,道安的回答也无所谓不谦虚。习凿齿信中的意思是说,天是无为的,靠弥天之云而恩泽万物;渊是无心的,靠四大河流来滋润八极。现在道安在世界上传播佛法,佛法本身是永存无为的,要靠道安这样的人来传播以救世。所以,习凿齿在信中是以“弥天之云”来比喻道安传播佛法,泽被之广。两人早已通信,现在初次见面,想必道安也十分高兴。既然习凿齿自称“四海闻名”,道安就用习凿齿信中原话,对以“弥天皆覆”,带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使见面的气氛更加轻松活泼。这说明道安不是一个只知青灯古佛,拘泥古板的和尚,而是不失风趣,颇有幽默,思路敏捷,胸襟磊落的人。正因为这样,他才得到东晋名士的倾心相慕,得到教团成员的衷心爱戴。 关于道安与习凿齿的这次相见,后代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习凿齿诣释道安,值持钵趋堂,凿齿乃翔往众僧之斋也。众皆舍钵敛衽,唯道安食不辍,不之礼也。习甚恚之,乃厉声曰:‘四海习凿齿,故故来看尔。’道安应曰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