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doc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艘起义军舰——黄安舰

黄安舰起义 1949年2月12日,国民党海军“黄安”号军舰在青岛胜利起义。这是国民党海军第一艘起义的军舰,而且完好无损地归入人民解放军行列,为国民党海军官兵树起了弃暗投明的一面光辉旗帜。黄安舰起义后,参加了解放沿海城市的战斗。在解放一江山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击国民党“反攻大陆”的作战中,与兄弟舰艇一起,击伤击沉了国民党大型驱逐舰“太平”号等舰船,又立下了新功。新中国人民海军成立后,该舰被命名为“沈阳舰”。 一   黄安舰原系日本制造,是国民党当局于1947年7月26日接受日本战后赔偿的一艘护航舰,排水量8100吨,最高航速16.5节,舰员编制126人(起义时实有64人,其中军官12人,士兵52人);接收时仅有航海和动力设备,没有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国民党海军将该舰编为“接22号”,送青岛海军造船所修理并安装武器;1947年下半年开始组建,调配人员,命名为“黄安”号,隶属国民党海军第二军区。   该舰的起义,是中共青岛市委、中共胶东区委统战部、胶东军区联络部等所属地区工作人员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开展策反工作的结果。   1948年春,中共青岛市委领导得知在青岛铁路中学从事地下工作的王志进的胞兄王子良在国民党黄安舰担任副枪炮官,思想进步,可作为争取的对象,即令王志进回解放区汇报王子良的情况。市委书记宋子成、社会组组长衣吉民等领导经研究决定,由王志进承担争取王子良反正的任务。王子良在王志进的帮助、教育下,于同年7月被发展为地下工作者,由市委社会组具体掌握。市委旋即派情报干部陈坤全进入市区,建立青岛铁路地下党支部;同时,直接领导王子良开展工作。陈坤全化名周永祥,以上海商人及王子良同学的名义住在王子良的父亲家(今杭州路93号)。起初,王子良的任务是掩护陈坤全的安全,获取敌海军情报。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陈坤全、王子良按照市委的指示,将组织策动黄安舰起义当作首要任务,全力以赴。   胶东区党委统战部地下工作者鞠庆珍是1948年9月由“汾阳”号炮艇调上“黄安”舰的。鞠庆珍及其大哥鞠庆玺在其胞弟鞠庆璞(化名曲永昌,胶东区党委统战部派人青岛的地下工作者)的帮助、联络下,于1946年参加了革命,并按照“区统”的指示打入国民党海军。鞠庆珍先是被任命为“海澄”号炮艇中尉轮机长,后升任副艇长。1948年8月,鞠庆玺因开展工作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发现,逮捕后遭杀害。鞠庆珍亦因涉嫌,被撤销副艇长职务。为完成任务,鞠庆珍辗转托人,于同年9月调上汾阳舰,后又调上黄安舰任舰务官。   胶东军区联络部的地工人员刘增厚是1947年中共牟平县委联络科地工人员发展的。当年2月,牟平县联络科为便于工作,将刘增厚的关系转给胶东军区,军区联络部即派干部张庆颐进入青岛,与刘增厚建立了联系。按照张庆颐的指示,刘增厚于1948年春托人举荐,于是年10月打入国民党海军泰安舰,随后又调上黄安舰,任少尉枪炮官。   孙露山(又名孙启仁)由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联络科于1947年3月发展派入青岛;由同乡鞠庆珍保荐到黄安舰任上士枪炮班长。 二   1948年10月前,中共地下工作人员陆续登上黄安舰。起初,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各自秘密工作着,有的把对方当作争取对象。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虽然青岛的国民党军队自恃拥有海军优势和美军的庇护,扬言固守,但慑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做撤逃的准备。中共青岛市委、胶东区委统战部、胶东军区联络部审时度势,加强对组织黄安舰起义的领导,指示所属地工人员做好起义前的各项准备,相机而动。这时,四位地工人员彼此间自动沟通了情况,互相明确了身份,凝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每周碰头一二次,共商起义大计,携手厉兵,准备起义。   鞠庆珍刚上黄安舰时,即通过舰长刘广超将自己的知心朋友张杰(又名张绪宣)从海澄号调上黄安舰,任航海班长;又于年底,借舰上需要充实技术力量之机,从青岛海军造船厂调来几名思想进步的技术工人。其中有周文竹、迟德贤、张金诺、王书恩等,安排在电工、轮机等要害部门。鞠庆珍曾冒着极大的风险,试图策反中校舰长刘广超。刘广超在国民党海军中有一定的影响,亲朋中不乏有权势的上层人物。鞠庆珍利用与刘广超之间较为密切的私人关系设计试探策反。一次,鞠庆珍佯装忧虑地对刘说:“听说共产党要封锁小港。到那时,与其就擒,不如过去算了。”刘广超瞪了鞠庆珍一眼,板着面孔说道:“你哥哥掉脑袋没几天,你还敢说这样的话,不想活了!”鞠庆珍意识到事情不妙,只得强装笑脸,巧妙地搪塞过去。鉴于刘广超的思想反动态度强硬的情况,决定放弃策反他的打算,待起义时见机行事。   黄安舰上的起义骨干中,只有王子良、刘增厚各藏有一支手枪,行动时必备的武器明显不足。1949年1月下旬,黄安舰修理工程接近完工。一天深夜,国民党海军后勤部门将300吨军用物资运抵“黄安”舰停靠的码头。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