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重点药物笔记及习题
1.总论中药学发展概况中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载药365种,成书于公元二世纪,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中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所著的《雷公炮炙论》。中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唐显庆四年(659年)由苏敬、李勣等编纂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载药844种,是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陈藏器《本草拾遗》对方剂分类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兰茂编著的《滇南本草》是明代的一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的地方本草。陈存仁主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于1935年出版,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中药的产地与采集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树皮类药材多在春、夏时节采收。全草类药材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叶类药材的采收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果实类药物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除青皮、枳实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种子类药材通常在种子完全成熟后采集。根、根茎类药材的采收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2月、8月采收为佳。动物昆虫类药材必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鹿茸必须在春季清明节前后雄鹿所生幼角尚未骨化时采质量最好。中药的炮制目的:①降毒;②增效;③改性;④干燥药材;⑤纯净药材;⑥矫臭矫味。方法:①修治;②水制;③火制;④水火共制;⑤其他制法。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水制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常用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晒、水飞等。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盐炙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水火共制是指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或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药物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煮、蒸、炖、潬、淬等。其他制法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平性药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为药物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有些药还具有淡味或涩味。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用于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用于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即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作用趋向,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升浮药:一般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癜、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的药物。沉降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的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