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修订版) 朱立元 第四篇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结构.pptVIP

美学 (修订版) 朱立元 第四篇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 朱立元 主编 第四篇 审美经验论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结构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一、感知 1、感知活动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觉: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 知觉:通过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 二者常常交织,共同构成经验行为的基础层面。 一、感知 2、主体的审美感受只有通过对于对象的感知才能产生。 (1)帕克、柏拉图、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肯定并推崇视觉和听觉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乃是美学史上的共识。 (2)马克思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五官感觉之所以会具有审美能力,根本上是由于感觉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性。视觉和听觉之所以会具有更强的审美能力,是由于它们的社会化程度更高。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其他感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 “通感” 一、感知 3、审美感知的特点 (1)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2)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 感性的直观行为中有了智性的因素。 形式感:凭借直觉在一瞬间把握到对象的感性形式。 3、审美感知的特点 (3)审美感知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特点。 ?完形:格式塔心理学。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 ?人的知觉能力和对象的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同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正式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一、感知 4、感知在审美经验中的功能 从哲学的高度看,感知在审美经验中的主要功能在于,它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混沌状态。 二、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它是人类一切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必要条件,是构成审美经验的一个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看,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想象可以分类为: 初级形式: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高级形式: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一)想象的初级形式 受到当下感知对象引发,在直接感知所获得的表象材料的基础上展开。因而必然受到感知对象的限制,其创造力和普遍性也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一)想象的初级形式 1、接近联想 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睹物思人”,“爱屋及乌” (一)想象的初级形式 2、类似联想 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引起的 比喻,拟人 (一)想象的初级形式 3、对比联想 指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主要建立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上,功能在于强化这两种事物所具有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想象的高级形式 不依赖于当下的直接感知,能够在原有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审美经验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想象的高级形式 1、再造性想象 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食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既要在表象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又不能依赖于直接的逻辑推理。 小说读者推测出的人物形象 (二)想象的高级形式 2、创造性想象 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 艺术家要成功进行创造性想象,就必须正确地处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三、情感 情感活动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一方面构成了其它各种心理因素产生的诱因,一方面有时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时还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 对于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其产生根源,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其产生根源 1、客观论 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与观赏者的主观态度无关。 2、主观论 情感是由主体投射或灌注到对象中去的。 立普斯“移情说” (一)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其产生根源 3、主客体间同构对应 把审美情感归结为主客观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 (1)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阿恩海姆 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指出了情感现象的生理基础,而没有上升到哲学反思的高度。 (2)马克思 情感活动是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属人本质。对象化的后果是双方面的,既有人的感觉和情感的对象化,也有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与感觉的人化是相互对应的。 (二)审美情感的特殊本质 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具有更多的个人色彩,而审美情感则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 彼得罗夫斯基 康德 四、理解 (一)审美经验:感性和理性 审美经验虽然是一种感性的直观行为,但离不开理性因素的参与。 感性的审美中如何容纳理性的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